正文 陳坤對談韓寒:“所有紛爭都坦然接受,坦然是最大的魅力”(1 / 3)

陳坤對談韓寒:“所有紛爭都坦然接受,坦然是最大的魅力”

文娛&生活

陳坤一直在看韓寒的眼睛,思考一個問題:這樣一個溫和的表象,是如何流露出那樣鋒利的文字?這讓他很感興趣。

“因為我把所有不傷害人的話全都說出來了,把傷害人的話全都留在了腦子裏,半夜回家可以寫。”韓寒說。

陳坤覺得,他和韓寒的區別在於,自己是把所有傷害人的話都說出來了,把不傷人的話留在腦子裏。

韓寒則覺得,“你永遠都沒有說出最真的話”這句話永遠都是有道理的。真話一定要說,但最真的話,往往會給人帶來傷害。

陳坤則想到“真相”這個詞,“很多人都在說要尋找真相,但真相是大部分人不願意麵對的。比如,我們都會老去,都會死掉,這是最真實的事情,但我們害怕,不敢麵對。再比如,我們都會有過氣的那一天,這是肯定的,但我們常常沉湎在虛假的繁榮裏”。

他們在一起對話並不融洽,一個是演員,一個是作家,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問題—相對於一般人,要更多地經曆如何麵對他人看法這類事。

作為公眾人物,是做一個討大家喜歡的人,還是率性而為,有時候並不統一。

1

韓寒:我相信未來屬於年輕車手,但如果他們真打敗我,我不會好受

陳坤:當我把自己看作已經過氣時,我就不再擔心人氣

韓寒:人都有虛榮心。很多人說假如有重新選擇的機會,要做個普通人。但如果上帝“啪”的一聲降落,讓他重新選擇,他八成不會選普通人,甚至會選擇成為更好的自己。

不管一個人名氣多大,他總有一天會過氣,急流勇退也好,淡泊名利也好,被拋棄、過氣,都源於自己的心和行為。如果你出一本書可以賣一兩百萬本,你就會引發各種各樣的解讀,有些解讀看著也挺心煩的;但有一天你的書隻能賣一兩萬本時,你更心煩。比賽也是這樣,雖然我一直在扶持年輕車手,也認為未來是他們的,但如果真有一天他們打敗了我,我心裏不會好受—這是遲早會發生的。

陳坤:我想問,你自戀嗎?

韓寒:鏡子還是會多看兩眼的。

陳坤:那你自戀的程度不及我。我拍戲時,導演會對其他演員說,“看陳坤多專業,拍完一場戲都不會在監視器裏看自己被拍得好不好看”,其實我的想法是,我已經到了自認為帥到無論怎麼拍都好看的地步。但我的“自戀”有一個心理轉變過程。我在34歲前非常怕老。雖然直到今天我照鏡子的次數可能還是你的十幾倍,但心態不同了。我在看鏡子裏多出的皺紋,同時在觀察自己的心。“你恐慌嗎?你被這條皺紋嚇到了嗎?”如果是以前,答案是肯定的。這兩年我想:你恐不恐慌,都會老。意識到這個後,索性就懷著一種“我已經老了”的心態。當你承認自己老了的時候,你就帥到無敵了。然後你會發現一個更有意思的事情,原來真相是:你的心沒有老。

你剛才講到的,總有一天會過氣。其實我已經過氣了,你懂嗎?當我把自己看作已經過氣的時候,我就不再擔心人氣,不再擔心有多少人來找我。一切都是賺的。我現在玩兒的,是過氣以後的事情。

韓寒:很多時候較量是自己與自己進行的,但我覺得和他人的競技也是一種挑戰。我把所有輸贏的概念都發泄在了賽車上,然後再回到桌前拿起筆,那時候是不能有輸贏之心的。

2

陳坤:大多數時候,回擊沒有意義,重要的是“安於無知”

韓寒:我一邊說服,一邊不屑,一邊觀察自己

陳坤:有時我會在微博裏講出不同的觀點,招來一片抨擊聲。我一直都在講自己沒讀過什麼書,在我的概念裏,知識是人為創造的,規則也是。對此我一直有自己的判斷。當我有一個清晰的觀點,哪怕與知識相悖,我也會講出來。莊子有一句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我讀到的是:有些追求,是人力所無法達到的,即使你費盡心思想懂更多,依然有你不懂的。所以莊子還有一句勸告:“知,止乎其所不能知。”每個人都有“他的懂”和“他的不懂”,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夠“安於無知”,同時有自己的觀點。所以現在當有人說我“不懂”的時候,我能坦然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