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說書(1 / 2)

今兒第三更,看著羊羊鬼如此辛苦,還不收藏一下!

=====================================================

七郎兒隨著李大李強就往自家小院走。

雖然是一個千人大家族,但也是各有小家的,因為有七郎兒在,母親才會有如今的小家,不然可是個慘字了得,甚至連個下人都不如的。

七郎一家有自留地,水田一畝,每年一季稻米,不到三百斤;上田三畝地,一年好年景有個六七百斤的麥子等收入,至於十幾畝旱田,好年景也收不到千斤穀子,這就是七郎兒娘倆和李大一家四口的一年的口糧。

劉家的地不少,水田約二百多畝,上田八百畝,還有就是千多畝旱田了,除了各家的自留地,還有就是下人及依附的村民佃戶耕種了,劉家坐等收糧就是;這些兒東西是由家主盧氏等統一分配的,一是每年的夏.秋兩稅,再有就是一家的積累及意外開銷,年節的還能給個個小家分點,當然遠近不一,親疏有別了。

如今幽州節度劉仁恭急著擴軍,兩稅外雜稅加了又加,又有土錢開路,就是劉家這樣的小世家都日漸窘迫了。

進了家門,就嚷嚷:“嫣然妹子,快準備吃食!奶奶的,可是把哥哥累壞。”

李強撇嘴,心下譏罵:某家累壞是真,你個跑到河裏遊泳解涼還累!”

這時就見嫣然笑嘻嘻跑了出來,滿臉的紅暈未消,拿條手巾就給七郎擦汗,嘴裏問道:“累就少幹點,李強皮實,就叫他多忙些就是。再說,哪有比自己大的妹子,就叫嫣然吧。”

李強黑著臉就自己打水洗臉,人家七郎兒是主子,某家就是小人挨累的命;雖然,七郎兒平時也沒個主子的樣。

洗漱過了,七郎兒端著個大碗,碗裏飯菜齊全,屁顛的就邊吃邊往門外走,嫣然急了:“別噎著.拽了,吃飯都不消停!”

七郎兒走了,留下的是含糊不清的解釋:“去找二哥.五哥嘮嘮,有事的,待會兒還得出去說書的。”

二哥.五哥都不在,二嫂說是被家主盧氏叫去問關外行商的事了。

看著稅收漸重,今夏又是大旱,旱田就幾乎沒指望了,本就是看不起行商的劉家也無奈要行商了,不然,一大家子可難了。

七郎兒端著碗兒就要走,二嫂急的追了出來,來到七郎兒身邊就把一個瓷壇子塞給七郎兒,裏麵滿是燉羊肉:“你二哥今兒不在家裏吃,這些兒放久了就壞了,快拿回去吃。”

七郎兒望著二嫂子眼紅紅的,七郎兒一家不受待見,地又少,吃用當然緊巴巴的,二哥一家可沒少接濟;不然有時真的難了要挨餓的。

這事兒常有,再說謝就見外了,七郎兒重重的給二嫂行個禮就回自家小院了。

說書的地點就在鼓樓,這裏四通八達,來這裏大家都方便。

這年代,天黑了可沒事幹,天又熱。蚊子多,這般早就進屋種小人忙乎更是遭罪,七郎兒能說書講故事,大家還不高興。

說書這年代叫俗講,一般是廟裏的和尚為了招攬香客才講的,也不過是些兒什麼佛主舍身喂鷹.生死輪回的佛經故事。七郎兒講的是‘三國演義’,這年代,武人稱雄,英雄輩出,又是和三國亂世相似,大家愛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