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大院兒在留守堡東北角,院落比劉趙兩家還要大一些兒,那是院內還有個跑馬場的緣故。
多年前,因為十幾畝水田,兩家可鬧了些別扭,雖住的也不遠,但頗有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味道。不過自打夏天七郎兒救了黃家父子三人,情況大有好轉;但是再好轉,也沒有讓七郎兒去勾搭黃姑娘的道理,人家可是名花有主的;為此黃家門衛都對七郎兒有種防賊的感覺。
榆關黃家主事的是黃蓉的二伯黃仁海,但接待七郎兒是其長子黃平。
這黃平也算是黃家的異類,棄武好文,熟通五經,好史學;可是馮老怪的得意門生。
不愧是個文化人,對七郎兒還客氣,可比黃家那個開門的管家的冷眼強多。“多謝七郎兒兄弟為黃家來回奔波,某黃平這裏待蓉兒妹子謝過了。"
話雖客氣,但透著意思也明確,蓉兒待嫁之身,可容不得你個小小七郎兒亂來打攪;倆家雖近,但可生分得很,要不是你七郎兒對黃家有恩,恐怕都不會在讓你進黃家的門!渤海郭家豈是好惹的,這不是添亂嗎?
七郎兒明白,人家不歡迎,可......,七郎兒顛顛肩胛子,瞧著背著的包裹發了愁。那可是準備討好人家大小美人的禮物,當然是香皂兒。可被人家涼到這確實難為了。直接給黃平,七郎兒瞥啦一眼黃平,搖搖頭,給了估計人家也不會要的。
“鄉裏鄉親的,低頭不見抬頭見,幫個小忙也是本分,黃兄客氣了。請黃兄轉告黃姑娘,榆關韓縣蔚的事兒已經壓下,會元節前定會了結此事。告辭。”
純是沒話找話,榆關之事黃蓉早已知道,這幾天倆人可在河邊見過幾回麵的。當然,牽線搭橋的是馮海兒.翠丫頭。
七郎兒訕訕而去,黃平還客氣,竟然一路送到門外,其實是怕七郎兒亂跑去闖黃蓉的閨房罷了。
出了黃家的大門,就往家走,哦,老遠就見翠兒貓在街邊向他揮手。
七郎兒心下一熱,有點高興,感情黃姑娘也想見他,竟讓翠兒在這裏偷偷地等。
翠兒揮完了手,就見她急火火往北走,七郎兒老遠瞄著也跟著走,一路走出了北門口。
七郎兒迷糊了,這可不是去河邊的路,要去哪?
出了留守堡,倆人膽子就大了,翠兒停下來等他,七郎兒緊趕幾步就來到翠兒一旁。
“要去哪?”
“去牧場,姐姐在那裏等你。背的就是你說的那個香皂兒?”
黃家地不多,但在北山那有個牧場,牛馬羊全養活。那馬兒不用賣,到時平州元行欽就會派人來收,給錢。
七郎兒摘下背袋,細思一下,掏出一塊香皂兒給了翠兒,又把背袋背了起來;二十多塊也挺沉,可舍不得讓翠兒費力氣。
翠兒有點急,跑到路邊把小手弄髒了就抹香皂,再就是抓把雪就來回蹭;看著就起了沫子,小手也幹淨了。
“還真好用,也挺香的。真的把這香皂的做法給了韓家,怪可惜的。”翠兒拿著香皂兒往鼻子那來回送,那香味是檀香,她愛聞。
送,當讓送,不然如何讓韓延徽幫忙,七郎兒誓言旦旦,可不能說他還另有目的。
翠兒果然被感動:“可真真謝謝七郎哥了。”
七郎兒也挺感動,好像這丫頭頭一回叫自己哥哥,雖然結拜了且確實比他小一歲。當然了能叫情哥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