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打有曆史記載的時候起就是中原的一部分。
箕子朝鮮、紂王叔父(約公元前1122年建國——公元前194年)統治約928年。
衛氏朝鮮、燕國人衛滿(公元前194年建國———公元前108年)統治約86年。
漢四郡(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置郡——公元1世紀)統治約192年。
後來趁著中原戰亂更替,三韓.高句麗趁勢而起,在這裏建國,但基本上也是中原的屬國。
起於今日吉林省的高句麗可是中原的陣痛,對隋煬帝如此,對大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如此,不單把曾經的大隋朝拖入深淵,也讓雄心勃勃的唐太宗吃盡了苦頭,等到好不容易被高宗李治滅後,新羅依賴大唐的扶持,終於統一了三國。
九世紀中期,新羅王室腐敗沒落,各類暴動頻繁發生,地方豪族多有舉兵,號稱將軍、城主等,脫離新羅統治。其中甄萱、北原的梁吉及其部下弓裔等為有力的勢力。甄萱是尚州出身的農民,在西南海建立軍功被升為將領。892年以完山(今全州)為根據地起兵,攻占武珍州(今光州)獨立。後糾集周邊豪族以擴大勢力,900年自稱「後百濟王」,於朝鮮半島西南部建立「後百濟」。
弓裔是新羅王族後裔,891年起兵反新羅,隨梁吉於江原道等地作戰。898年以鬆嶽(開城)為都於北部建立了「後高句麗」,901年推翻梁吉自行稱王,建立獨自的年號與官製。後高句麗904年改國號為「摩震」,905年改為「泰封」。
如此形成新羅、後百濟、後高句麗三國鼎立的局麵。原本是鬆嶽豪族出身的王建在弓裔麾下多建軍功,918年推翻弓裔,以開城為都建立「高麗」並稱王(太祖)。王建繼續合並地方豪族增加勢力,935年吞並新羅,936年攻滅後百濟,重新統一朝鮮半島。
但是,這會兒,七郎兒來了,你個朝鮮半島就別脫離祖國大懷抱了。
七郎兒前世可是記得的,什麼大韓民族是中原文化的起源,東北.甚至河北都是他的領土,這種不要臉的話也好意思說!前世沒辦法,嘿嘿!這會兒,七郎兒可是早就惦記上了,穩定遼東後,第一個就是把朝鮮半島收回,什麼大韓民族就直接改族吧,都是中華大家族的一員,省的千年後在這裏攪事兒。
四月初六,王建共出步軍十五萬,水軍三萬,他的目標就是先拿下後百濟。
八萬大軍已經在清州.天安州.忠州一帶分三路步步緊逼,百濟朝野震動,甄萱趕緊調動大軍六萬沿開城緊急調動,一麵向新羅求救,也吩咐手下馬上聯係已經出征的水軍,可是兩國水軍已經跑到遼東了。這時候,甄萱也知道被中原世家給玩了,但也隻能殺一些兒無關緊要的小魚蝦解氣了,因為人家早有準備都趁機溜了。
王建攻勢急猛,四月初八,田安州.忠州相繼陷落,百濟四萬主力隻能固守在清州待援,一旦清州陷落,百濟將有小半個國土被侵略,這不是最嚴重的,關鍵是從此一馬平川,陪都完山(今全州),都城武真州(今金州)都要處在危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