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節,最早起於兩晉,流行兩淮,是為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在民間自發而逐漸成為習俗的一個節日。
北方也跟著有了端午節,人們圖的是新春萬物初萌.萬象更新的吉慶,是否還有幾人吟著離騷.思念遠古的悲憤與無奈不得而知;時光如流水,也許,世上最無情的就是時光。
天氣很好,風和日麗的五月天正是一年春好時。不遠的海浪驚岸,濤聲依舊,隻見幾隻斑鵠輕快地在頭上新奇的上下來回盤旋,因為下麵彌漫的香氣已經將小島迷醉。
六方酒會就在小島的平場上舉行,無論在座的人們心裏有萬千思緒,諸多煩惱或疑問,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這樣的酒會,如果沒有遼東的介入,幾乎是不可能的,半島四國本是同根,卻因為各種緣故成為相互仇視.恩怨纏綿的繁雜關係;中原混亂一片,而半島與之相比雖是屁大的地方,也是風雲滾轉,硝煙彌漫。
本來六方酒會應該叫做六國酒會,耶羅雖小,也是個獨立的島國,但是七郎兒謙虛(間或隱忍的意思更多),遼東乃大唐的遼東,隻能稱作一方勢力。
今日的酒會很獨特,所有的菜肴都是海裏的東西,是七郎兒帶著衛隊捕撈的,也是在七郎兒指導下,由金州海軍夥營的大廚做的,有些東西大家隻見過卻沒吃過,有的幹脆就聞所未聞,有的家夥望著滿桌子的色香味俱全的稀奇物苦惱萬分:這東西能吃?要說不能吃,可是又為何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人垂懸欲滴。
好在每個桌子上都有遼東海軍的人陪坐,見到酒會司賓馮海兒舉杯示意,就示範般舉起酒杯站了起來,旁邊的稀裏糊塗的也跟著站起,就聽馮海兒高聲說道:“今日是遼東六方勢力聚在一起,為了今後遼東的發展共同探討出一條能共同發展,造福萬民,留名青史的壯舉,為了今後的相互諒解.合作及發展,諸位貴賓舉杯,飲勝!”
遼東的概念很模糊,有時也把高句麗半島算在其中,此時馮海兒故意把半島甚至耶羅小國都歸到遼東,自然味道十足,坐下眾人雖然心裏怪怪的,卻也算計多多,既然都屬於遼東,自然某家今後也有染指遼東的機會,幾方傾軋,笑到最後的未必就是你個劉七郎兒!
酒是遼東特意準備的烈酒,一連三杯,坐下的就有很多臉紅脖子粗的喘粗氣了,接下來就是吃菜了,都是有身份的貴人,桌子上的菜肴雖然很誘人,但是不知道怎樣個吃法,可是不敢隨便伸筷子,丟臉的事往後躲;大家不由都瞄向同桌的遼東人,隻見人家不緊不慢的拿起一個鮑魚,掰開蓋子,取出裏麵的嫩肉攢著碟子裏的三合油就眯著眼睛吃了起來,好像很享受的樣子;大家再也控製不住,依樣學樣的吃上了,嗬!入口即化的鮑魚肉是異樣的鮮嫩清香,仿佛一種從未奢望的衝動勾引著你再次去品味,可是桌上的鮑魚已經沒了!大家失望之餘不免又對其餘的菜肴煥發了更大的激情,滿桌子碗筷叮當劈啪之間配著吱嘎咀嚼的呻吟,把酒會帶到七郎兒.馮海兒期待的境界,七郎兒向馮海兒使眼色,火候要把握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