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清和說:“說起來話長。”喬清和每次回憶起中原突圍,心裏感到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喬清和說:“那時,你知道,你們旅作戰部隊白天隱蔽休息,夜裏行軍。我們偵察員啊,奶奶的,白天分頭偵察那裏有敵人據點,那裏有空隙可鑽,天黑前要返回來向皮司令員報告,供首長們決定夜裏的行軍路線。夜裏部隊出發了,我們要走在最前麵當向導。連續幾天下來,太瞌睡了,有時邊走邊睡。有一次,前邊發現有情況,部隊原地休息,我坐在路邊就睡著了,睡夢中還同敵人搏鬥,順坡滾到溝裏,我還在呼呼大睡。這時,有人對營長說,有一個偵察員滾到溝裏去了,應該派人下去找找。營長說,來不及找,不能應為找一個人,又搭上幾個人。這時,皮定軍司令員正好走過來,聽戰士們說有一個矮個子偵察員滾下溝裏了,他想到一定是喬清和,皮定軍司令員立即命令營長,派一個連下去,把人救上來。我被抬上來才醒。”喬清和深情地說:“奶奶的,如果不是皮定軍司令員派人找到我,說不定被狼吃了,或者被敵人捉去,反正小命保不住。”
王周元夜裏查鋪查崗時,看到劉光德和喬清和的房裏還亮著燈。他感歎“他們戰友情深”。
偵察連在龍台和二中隊、征糧工作組會合後,王周元同工作組組長王建成研究了征糧和發動群眾的工作。一排和二排各出動了兩次,到了石羊、李家街,鄉政權原封沒動,還是原班人馬。他們也沒有見到一個土匪,情況一點也了解不到。縣大隊的二中隊,有區署的情報員跟著,每天下鄉了解匪情,回來隻是說這裏被搶了,那裏被偷了,土匪在那裏?不知道。
二中隊的中隊長,名叫梁二鬧,就是安嶽縣人,四十七八歲,身材短小而粗胖,出門必背一把“盒子炮”(裝在木槍套裏的駁殼槍),在安嶽小有名氣。此人對安嶽的治安狀況比較熟悉,人稱安嶽通。偵察連到龍台鎮以後,當晚,喬清和、王周元和工作組老王就約梁二鬧長談一次。
喬清和對梁二鬧說:“梁中隊長,我們到安嶽,人生地不熟,兩眼一抹黑,你是當地人,在縣裏工作多年,你對全縣的治安狀況和土匪活動情況熟悉,我們請你介紹介紹這裏的情況,你不要客氣,竹桶倒豆子,把你知道的都向我們講講。”
梁二鬧謙虛地說:“你們南征北戰多年,是革命的英雄,鄙人腳未出縣,井底之蛙。不過對安嶽的情況,略比三位多知道一點。安嶽乃曆史上盜匪活動猖獗之地,民間流傳有‘青天難保大平’之說。這是說在安嶽縣的清流鄉、天林鄉、南薰鄉、天寶鄉和太平鄉一帶,匪患尤其厲害。為了禦匪自保,有錢人家或一家或一族、或一甲一保,多在險要地點修牆建寨,安嶽的寨子比比皆是,足有二三百座。”梁二鬧迷縫著眼睛抬起頭來看了喬清和和王周元一眼,感到他們在認真地聽他講,又繼續講下去。他有點跨張地說:“不瞞首長,我自民國36年,不,應是1946年進入安嶽縣警察中隊,就有縣政府組織什麼保甲防匪,警察清鄉剿匪,都因保甲和警察通匪、護匪而失敗,有的時候捉一兩個小土匪囉囉交差。大土匪頭頭有錢,買通了鄉區縣官員,有的和袍哥獨霸子稱兄道弟,他們個個神通廣大啊。聽說,解放前夕,國民黨有所布置,國民黨縣黨部給各鄉‘常備隊’發了武器,準備抵抗供產黨。我不信他們有那個能耐。”梁二鬧抬頭觀察著喬清和王周元的表情,他感到麵前的這兩位高深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