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滑杆上智捉卜勇(1 / 2)

縣委通報說,自從蔣世航火焼龍台以後,全縣除石羊場外,各鄉鎮保甲都有土匪公開去要糧要款,搶劫、殺人放火,短短十幾天時間,有120多名征糧工作隊員和鄉鎮幹部、地下黨員、農會會員等人被殺害。有十幾個鄉鎮政府被土匪搶劫。鑒於當前情況,縣委決定,全縣征糧工作組一律暫時徹回,全縣轉入剿匪。

王建成帶領征糧工作組,第二天就撤回安嶽縣城。

自從土匪血洗區政府,火焼龍台以後,這時的石羊場不再平靜了,每天晚上周圍山上,忽遠忽近,忽起忽落,傳來槍聲。喬清和親自帶領偵察員們摸上山,不見一人。有時突然有土匪向他們開槍,子彈從頭頂呼嘯而過。

王周元及時召開有喬清和、成忠孝、柴少山和商洪生參加的連黨支部委員會,研究土匪龍台暴亂以後的敵情,以及如何盡快摸清土匪情況,投入剿匪戰鬥。他們決定,在沒有得到上級新指示的情況下,全連首先集中精力偵察匪情,盡快摸清匪首蔣世航、萬白達、李樹雲等人的情況,為上級決策提供準確情報。

喬清和雖然有在豫西和土匪打交道的經驗,但他對安嶽的匪情還是感到知道的太少,一時拿不出什麼辦法來。他的經驗是,一時拿不出好辦法,就實行軍事民主,和大家一起想辦法。他召集各班班長開會,研究怎樣迅速弄清土匪情況。大家一致意見是化妝偵察,感到最大難度是不會說四川話,一開口就露餡。

怎樣化妝偵察呢?成忠孝想:抬滑杆容易接近老鄉,司養員周青是川北地區人,說一口四川話,我和他化妝成抬滑杆的,到臨分一帶偵察。喬清和同意讓周青跟上他出去偵察。喬清和說:“抬滑杆和抬轎子一樣,有功夫才行,走步抬腳不是一日之功,再說,周青沒有幹過偵察員,真要是碰上土匪,怕他會拉浠?”

成忠孝說:“我問過他,他表示不怕‘棒老二’,我看行。”

成忠孝到街上叫來一付滑杆,他讓兩個抬滑杆兒的老鄉輪流坐在滑杆上,教他和周青抬滑杆。他們練習了一上午,看似簡單的抬滑杆,抬起來,放下去,兩人動作不一致,坐在花杆上的人不是前傾,就是後仰,更因兩人邁步不一致,滑杆抬不穩,坐滑杆的人左右搖擺不定。難怪坐在滑杆上的老鄉說:“啊喲,比抬滑杆還撓活啊!”坐滑杆的老鄉說:“這滑杆坐的頭暈眼花”。抬滑杆的成忠孝和周青,累的滿頭大汗。練習一上午,在抬滑杆的老鄉指導下,學會了基本動作,如抬花杆、放花杆、走步等。

第二天上午,成忠孝和周青化妝成抬滑杆的,頭上包著白頭巾,身穿黑布長衫,腰上紮著發黑了的白布腰帶,腳穿草鞋。成忠孝和周青二人扛著滑杆上路了。在他們後麵不遠處有三個人跟著。他們是施兩弼、王勇和陳誌明。他們都是農民打扮。

他們一直走到橫廟,大大方方進街,在一家茶館門口的台階上,坐下等待坐滑杆的“客人”。

橫廟在石羊的西南方向,距離魚龍山比較近,聽老鄉說魚龍山,山高林深,地勢險要,有土匪出沒。四川的茶館是人們擺龍門陣的方,這時茶館裏人雖不多,也稀稀拉拉坐著二十多人。茶館內比較安靜,不過還是有人小聲說話,隻要注意聽還是能聽到他們說什麼。,成忠孝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坐在那裏等待“客人”,耳朵卻專注聽著茶館裏的人們說話聲。茶館裏忽然有人說“魚龍山上住有國民黨的正規軍”。

這時走過來一個五十多歲的人,要坐滑杆。成忠孝見這人像個小商人,不像是土匪。周青站起來問“去那裏?”

那人說:“去白塔。”

周青看成忠孝時,成忠孝搖頭。

周青對那人客氣地說:“我們不去白塔。”

茶館裏人們的話引起了成忠孝的注意。正當他還想聽下文時,走過來一個身穿國民黨尉官服、肩上沒有軍銜的人,看上去30歲左右。這人在他們麵前站住,下命令似的說:“起來,到魚龍。”

周青站起來看了成忠孝一眼說:“到魚龍?”

那人說:“對,魚龍山。”

成忠孝看出來了,這人是一個當兵的,而且還是一個軍官。離這人十幾米遠的地方,站著三個上身穿軍裝,下身著便衣,但衣衫不整的人。三個人背著包袱。成忠孝納悶了,這個軍官怎麼會在這裏?他忽然想到官匪勾結,這人很可能是土匪。他站起身對周青點頭。周青立即和成忠孝將滑杆放平,點頭嗬腰:“長官請上坐。”

三個上身穿軍裝的人,見成忠孝和周青抬起滑杆邁步行進,他們也遠遠地跟在滑杆後麵走著。施良弼、王勇和陳誌明相距幾十步遠,若無其事地跟在穿軍裝的三人後麵走著。

成忠孝抬起滑杆就想找個適當的地形“活捉這傢夥”。他們走出橫廟二裏多地,成忠孝看到坐在滑杆上的人左右搖晃。成忠孝忽然想到他和周青的步伐不協調。坐在滑杆上的人也感覺出這兩個抬滑杆的人是外行。成忠孝從後麵看到坐在滑杆上的人,扭轉身子,手將要伸進衣兜裏拿東西。成忠孝腦子裏突然想到這是在拿槍!,成忠孝忽然大喊一聲:“換肩!”這是成忠孝和周青事先約定的暗語,兩人隨即雙手舉起滑杆向左甩出,那人被甩了個狗吃屎。待那人驚慌失措之際,成忠孝的駁殼槍早已頂到腦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