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那嘉賓席,沈萬通是下了大本錢的:球場正麵的一側,嘉賓席淩空飛度,離地至少在三米以上,而下麵卻不影響其餘球迷看球,隻是要忍受胯下之辱。好在大晉朝子民天性淳樸,並不認為置身皇上的胯下是一件多麼不光彩的事情。相反的,置身嘉賓席之下,還可以遮風遮雨遮太陽,是球迷朋友理想的看球之地。而嘉賓席的長度則有近五十米,從球場的這一頭延伸到另一頭,寬度則是三四米的樣子,正好放置三排椅子。前麵一排的椅子略低,中間一排稍高,最後一排則更高。粗略估算,這看台至少容得下兩百人舒舒服服坐在上麵看球。看台的布置也是大手筆的,牢固、典雅、尊貴、霸氣,堪稱美輪美奐。
段斐率近衛們在人堆中堪堪分出一條道來,讓皇上安全通過。皇上的位置自然在中間一排的正中心,左右兩側是皇叔司馬顒皇弟司馬乂。緊靠皇上後背的三排正中間的位置,卻赫然坐著上江邑醫療係的吳聞之教授。吳老師的地位被拔高到如此地步,也全賴皇上的功勞。所以,吳老師來球場的目的並非看球,而是隨時觀察皇上的一舉一動。
皇上駕臨,球賽開始前,無論球員還是球迷,都在沈千裏的統一指揮之下,行三跪九叩的大禮。球員還好,球迷卻叫苦不迭,本來人就多,圍的密不透風,找個地方站腳都感到異常困難,還要行禮,哪裏跪的下來?皇上近在眼前,不跪又不好,整個後花園裏的人你推我搡,咒爹罵娘,亂作一團。
看到這種情形,看台上的人幹著急,有心製止大禮參拜的鬧劇,卻看到皇上在手舞足蹈,一副樂在其中的樣子,實在不忍也不敢打擾皇上的興致。皇上一時興起,猛地站了起來,朝看台下使勁揮手,嘴裏發出“哦哦哦”的怪叫。怪叫沒關係,我真擔心皇上一不小心就喊出“同誌們辛苦了”一類的話來。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皇上使勁地揮著手,並不斷地打著手勢,示意他的子民向中間靠攏。皇上心裏肯定在想:這些人真是白癡,留著中間一大塊的地方不站,偏偏在外圍搶占地盤。
參拜終於搞定,場麵漸漸平息下來。比賽即將開始。可惡的沈千裏,玩噱頭玩上了癮,隻見他單膝著地,對著皇上大聲道:“有請陛下為本場比賽開球!”
英明的皇上馬上聽懂了沈千裏的話,馬上樂嗬嗬地往看台下跑。司馬顒與吳瑕卞隻好緊跟在皇上屁股後邊,來到球場上。
球場當中,除了二十二個球員,亞足聯主席沈千裏之外,兩個副主席董勇、謝正龍也來了。一場球,亞足聯的三巨頭悉數登場,可見皇上魅力無窮。
二十五人重新向皇上跪拜之後,沈千裏將球呈給皇上,示意皇上可以將球拋向任何一方。
雙方球員都緊盯著皇上,心裏在預計估算皇上拋球的方向,蓄勢待發。本來足球並不象籃球,哪一方先開球都沒有太大的關係,然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由於開球的人的不同而顯得無比重要。誰要是接下了皇上拋出的球,下期的《華夏快報》肯定會登載出來:某某某從陛下手中取得發球權,比賽正式開始。
球員們腰也彎痛了,眼睛也盯累了,皇上卻自顧自的雙手捧著球嘿嘿直樂,根本就沒有想把球還給人家的意思。亞足聯三巨頭在一旁幹著急,又不好意思從皇上手中將球奪過來,隻得不停地示意:“陛下該開球了。”司馬顒與吳瑕卞也跟著勸說皇上。
皇上自然有皇上的威儀,什麼皇叔什麼太監什麼亞足聯,統統被他直接無視,將球捧在手中,徑直回了看台。皇上的精彩表演,博得了球迷們的陣陣尖叫聲和巴掌聲,那興高采烈的神情,比看著足球在場上滾來滾去的過癮多了。
好在有備用足球,一向威風凜凜的沈千裏也有吃癟的時候,他再也不敢請皇上開球了,一聲哨響,自己開了球,比賽正式開始。
既然是友誼賽,又是彙報表演,兩隊的球員對勝負看得很淡,各自在球場上大秀腳法,其精彩程度超出了任何一次正兒八經的比賽。果然,開場不到兩分鍾,王爺隊的3號球員一腳漂亮的淩空倒鉤,吹響了進球大賽的序幕。
隨著台下“進了進了”的歡呼聲,皇上終於從捧著的足球上回過神來,朝球場上看去。這一看不打緊,皇上看見幾十個人在拚著老命的搶著一個球,一會兒又看看自己手上的球,一股作為皇帝的優越感油然而生,對坐在旁邊的人說:“嘿嘿,朕幸虧有先見之明,如若不然,朕豈不是也要和下人們去爭去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