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看來,本帶是一個被燕山期疊瓦逆衝作用破壞和改造了加裏東期的造山帶。六盤水斷陷盆地:係指在晚古生代期間,在峨眉地裂的影響下,沿現今的威寧、水城、六枝、鎮寧等地,呈北向展布的一個槽形斷陷盆地。盆地的兩側分別受紫雲一埡都同沉積斷裂及威寧-水城同沉積斷裂控製,在盆地內,泥盆係、石炭係及中下二疊統為深水沉積的暗色碳酸鹽岩、泥岩和矽質岩,以含浮遊生物為主。
盆地兩側的相應地層由富含底棲生物化石的淺色碳酸鹽岩組成。該槽形盆地夭折於晚二疊世,據物探資料,沿該北西向的槽形盆地分布區內有隱伏的火山岩體分布。斷陷盆地的邊緣不僅控製著泥盆係、石炭係的鉛鋅礦及菱鐵礦的分布,而且還控製著燕山期形成的北西向變形帶的分布。
貴州西部北西向變形帶(又稱水城-紫雲變形帶):係指展布在威寧、水城、六枝、鎮寧等地,呈北西向延伸的大型變形帶。該帶長約250km,寬約20~50km,總體走向北50°西-南50°東。它由上古生界、三疊係、侏羅係組成的一係列倒轉褶皺及逆衝斷層構成,但在不同的地段其組合方式不同。如在沙子溝-六馬段,褶皺倒向及逆衝方向一律向南西;在黃果樹-小尖段褶皺和逆衝斷層組成對衝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北西向變形帶除具擠壓特征外,還顯示出左行走滑的特點。
雷公山過渡性剪切帶:係指在台江、雷山、三都等地發育的地殼中深層次(10-15km)的脆韌性或韌脆性的強變形帶,帶內以剪切變形為主。據朱艾林等(1998)研究,該過渡性剪切帶在宏觀上表現為一係列呈NE30°-50°延伸,相互平行雁形排列的劈理密集帶,並發育有剪切褶皺、剪切透鏡體、S-C構造、拉伸線理、順層掩臥褶皺、無根狀褶皺、鞘褶皺等。在微觀上以剪切變形為主,礦物成分發生相應變化,產生糜棱岩化岩石。
另外,剪切帶與圍岩彼此過渡,二者之間無明顯界線。該區的剪切帶主要發育在綠片岩相的絹雲母板岩、粉砂質板岩、凝灰質板岩為主的岩石中。原岩的泥質、凝灰質成分較重,礦物粒度較小,經較強的擠壓剪切作用,雖有塑性變形現象,但並無明顯的研磨作用和變細作用。
這種保存較好原岩特征,無粒度明顯減小,出現在狹窄地帶內具劈理密集和流動構造的岩石稱糜棱岩化岩石。據有關測試資料,該過渡性剪切帶形成於加裏東期,形成深度在14Km以上,溫度>350°C,形成的圍壓在364-390Mpa之間。
“龍哥,你說的我都有點困了,我們還是進入冰封之城吧,沒準他們已經先進去了呢,我們現在如果不進去的話,沒準讓他們著急了。”小侯是個獵人,對我這長篇大論的概述是沒有興趣了,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彙合,至於進不進冰封之城那就另當別論了。
“你先別著急,你看看那邊是誰?”我早就看到了拓拔嫣然他們的身影,我的猜測是沒有錯的,或者說我肯定的沒有錯,大家一定不會有事情。
老三是最先衝過來的,看到我之後說道:“不錯,一點毛病沒有,我也是一點事情都沒有,你沒看到拓跋燾那樣子,那會要不是我救他,估計已經死翹翹了,但是現在活過來,卻是成了累贅了,一看那腿是沒法走了,斷了,我們這一路上可是辛苦壞了。”
“你就少說幾句吧,我們都到了目的地,也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這是一個好事,你怎麼還這幅德行。”我立刻給了老三幾句,在野外,尤其是這種環境之中最忌諱的就是不團結,抱怨多,會給自己帶來黴運的。
拓拔嫣然看到我們沒有什麼奇怪的,因為我帶給她的震撼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一次我也是順利到達冰封之城他自然也是什麼也不說,最後把大家招呼到一起,開始了計劃,因為這冰封之城可不是那麼好進的。
要想進入冰封之城,首先要知道這裏麵的結構,拓拔嫣然立刻把圖紙給我們看了,而且裏麵還有著不幹淨的東西,拓跋亞黯然說是又不幹淨的東西,我此時後背不知道為什麼已經開始冒冷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