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5章 殺心太重(1 / 2)

張三豐邊吟邊劃,雙手在天空中淩空虛點,卻似在宣紙上狂草疾書一般,而這便是張三豐在施展自創的“倚天屠龍功”。

當年張三豐傷心愛徒俞岱岩被殘害,趁夜在中庭以手指空臨書法,反複書寫“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二十四個大字,演化出一套極高明的武功,每一字包含數招變化。其縮也凝重,似尺蠖之屈,其縱也險勁,如狡兔之脫,淋漓酣暢,雄渾剛健。恰巧其第五個弟子張翠山於暗中看到,師徒二人心神相通,張翠山盡得其中奧妙。此後他於王盤山上以此功用判官筆在懸崖上書寫這二十四字,驚住了武功蓋世的金毛獅王謝遜,不得不自歎弗如。

此功夫的起因是張三豐的三弟子俞岱岩遇害,因與屠龍刀有關,張三豐便用手指在空中反複書寫“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二十四個字以思考尋覓線索,悲憤之下便不知不覺的把自身的武功修為融入其中,恰巧被一旁的五弟子張翠山看到,便記下了這一路武功。

這張翠山文武雙全,江湖人稱“銀鉤鐵劃”,一手使銀鉤,一手用鐵筆,施展這門武功的時候自然使的是筆法。

後來張翠山下山調查三師兄俞岱岩遇害的事情,追蹤屠龍刀來到王盤山島,正遇時任明教四大法王的“金毛獅王”謝遜前來奪刀,這謝遜武功高絕,經過比武,將在場的江湖人物殺死大半,輪到張翠山,謝遜佩服武當七俠的行俠仗義,不忍就此加害,便讓張翠山施展一門本事,若自己做不到便饒他不死。

張翠山自知不是對手,靈機一動,縱身一躍,在空中以此功在一麵數丈高的岩壁上刻下了這二十四個大字,若單論武功自然是打不過謝遜的,但這一手輕功、書法、武功合三為一的獨門絕技,卻令謝遜自歎不如。

因為此功是是張三豐心傷三徒俞岱岩被折斷四肢,而在夜裏揮手演繹“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二十四字,無意間而創出一套極高明的武功,但在七名徒兒中僅有熟練書法且正巧看到張三豐練拳的張翠山習得。

雖然倚天屠龍功中有各兩個“不”字,兩個“天”字,但兩字寫來形同而意不同,招式變化迥異,張翠山在習得倚天屠龍功後,也用了大半天思索融會,把這二十四字練到爛熟於心,不但能空手施展,也可用判官筆、銀鉤當兵刃使出。張翠山曾憑這套武功輕取龍門鏢局三個鏢師、少林派的圓音跟圓業等四名師兄弟,並用這幅字逼得謝遜認輸,保住自己跟殷素素的性命。

後來張翠山攜妻子殷素素、兒子張無忌從冰火島回到中原時,在往武當山路上力鬥高麗國青龍派高手泉建男,即用判官筆展開倚天屠龍功把他擊敗。可惜這路絕學隨張翠山自刎後淹沒,張三豐也沒再傳給其他弟子。

這倚天屠龍功包含陰陽剛柔、精神氣勢的內功絕學,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張三豐晚年巧遇風易寒,亦毫不保留的將此功傳給了他,而此時他見傅夕歌任督二脈已被打通,且奮勇對戰關笑月,於是讚賞之下,決定把剩下的十六字一並傳授給風易寒,於是邊說邊劃間,又道:“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武當派除了傳播道家教義之外,其武學方麵則講究以柔克剛,借力打力,以氣息悠長見勝。太極拳特點是形神合一,用意不用力;太極劍的妙諦是圓轉如意,綿綿不絕。倚天屠龍功更是包含陰陽剛柔、精神氣勢的內功絕學,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由此可見,武當派功夫講究養氣,不以外家勁力見長,而是注重內功的修養,初始修煉進境稍緩,而越到後來進步越快。

現在風易寒聽張三豐朗聲念著那十六字,登時心領神會,也跟著張三豐虛畫了起來,隻是不同的是張三豐用指掌虛畫,而風易寒則是用他手中那塊怪鐵,作筆寫字,第一筆便是“號令天下”四字中的“號”字那一豎。

卻說那關笑月的劍鋒早已刺到,他這招來勢極快,乃是昆侖劍法中的“猛虎下山”,隻見劍光一亮之間,關笑月向前突身,左腳飛速向左上步,身子稍然向下一蹲,長劍從身體後向後劃了一條銀弧,長劍上舉向左側下按劍尖,劍鋒卻直直戳向風易寒腕前,迎傅夕歌手中那條青白相間的怪鐵橫刺了過去。

風易寒手中的怪鐵當當斬下,先慢後快,竟似被張三豐把著手傳授一般,滾滾殺氣逼得關笑月不敢冒進,連手中的長劍都似被壓的彎折了也似;關笑月見不妙,右後轉身一周,右腳隨轉身勢後撤,長劍向右邊橫掃一周於體前上戳,目視前上方,緊盯風易寒,劍路卻絲毫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