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萱把清朝張廷玉的名言給拿了過來。
大唐當然與清朝不一樣,在皇帝身邊這是一樣的。
“你不要認為娘是不讓你有擔當,現在你剛剛步入官場,很多事情你了解的還是少。誠然你是在京城中、王府裏熏陶受教過幾年,比起那些寒門士子你有門第的優勢,也有經驗的優勢,可你知道的還是不多。你現在最關鍵的就是多看、多聽、多向人學習。不怕吃虧,吃虧就是福氣,你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所以這個時候你就是吃虧了,那也是占便宜,將來就不會有大的苦頭吃。”
平萱的諄諄教誨讓文淵不斷的點頭表示讚成。
看著兒子滿心同意自己的話,可能是跟老王妃相處的時間多了,平萱打趣的話就來了。
“實際上,以你跟世子的關係,還有皇帝本來就知道你一二,加上咱們和幾個王府之間的交情,就是吃虧也輪不到你。你做人要低調,做事,你自己判斷是高調還是低調,不符哦不能失去傲骨,等你成家之後,你就是子爵了。”
平萱本來是想逗逗兒子幾句的,結果說著說著跑路了,開始一本正經了起來。
“娘,你放心,兒子已經大了,以後都會好好的孝順娘親的。娘這麼多年以來辛苦不已,很多事情我知道都是娘的功勞,可是娘的才智都沒有好好的顯現,娘為了我們三個,真是費心極了。”
平萱滿頭漿糊,這是哪跟哪,怎麼又扯到這裏來了。
平萱是有點糊塗,文淵是滿心的感慨。
紅薯玉米之類的,文淵這些年已經重新翻看過父親的筆記等等,就沒有發現這一類的記載,而這些都是娘在父親死後,專門讓人培植的,還有天花的防疫法子。
他是小,不表示他不知道,如果說開始的男爵是因為父親,後來的伯爵位置的提升都是母親的功勞。
而玉米的功績算到了現在皇帝的身上,文淵知道隻要自己稍稍立功,一定會有大的獎賞。
父親是打了一個底,後麵的路越走越寬都是母親的原因,不管是定王府還是平王府,文淵明白現在的寧家,自己這一脈,蒸蒸日上那是必然的,這也都是母親費盡了心思才換來的。
就連親事都要征求他的意見,隻要自己表示不滿意,相信娘一定會很快就會推翻她的看法。
看起來文彤的嫁人選擇是被逼的,可是娘也為妹妹爭取到了女子不敢想的條件,就是他們的家規也是無子,三十五以後要納妾,沒有就是無嗣,也不能納妾一說。
所以文淵的話裏是對平萱真心的孝敬,母親是最偉大的。
平萱要是知道文淵的想法,一定會認為他說的不是自己。
平萱不認為她有什麼辛苦,至少她不用操勞,就是所謂的功勞她也隻是出了出主意,剩下的研究任務等等都是其他人的行為。
文彤她是真認為,她沒有等女兒長大以後自己來決定,她已經是有愧於文彤了,那些條件其他人平萱不知道,不過放在文彤的身上是理所當然的。
這一點平萱完全是用現代的觀點要求的,本來平萱想的是反正還有一個定王妃幹媽呢,實在不行,就用勢力去壓,再不行,自己不是一直在學醫嗎,看有沒有什麼藥物能在這方麵想想辦法。
還沒有等平萱來研究呢,老王妃就把文彤給搶走了。
好在女兒對此不反對,雖然文彤現在還小,平萱也就當她是同意了的。
這個時候她從來是願意把孩子當成大人看待的,至少說話算話那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平萱在教導文淵到文彤的過程中一直貫徹了這一點,不欺騙、不隱瞞,讓他們感到她對他們的絕對尊重。
當然這根平萱取代了原主的身份有一定的關係,不過也因為繼承了原主的想法,所以對文淵三人,平萱也是打從心裏真心疼愛她們的。
如今不管是因為什麼,文淵嘴裏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都說明了自己的教育至少不是失敗的,從這一點上來說,她就是成功的了。
“娘知道你孝順,娘不辛苦,真的,你也說你大了,你是長子,將來是要當家的,所以你自己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怪娘說的多了。”
文淵抱著母親,不停的點著頭。
作者有話要說:多多提意見,謝謝。
我向來是騎著電動自行車上下班的,車子響個不停,兩家的修車鋪都說沒有問題。
我暈,到你那裏的時候就不響了,我一個人騎著的時候就不停的響,欺軟怕硬,原來都有這個毛病。
好在到了第三家,雖然師傅說沒問題,在我的一再詢問下,還是用了點心力,找出了毛病,算是解決了問題。
為什麼前兩個我問了半天就得到了一個你電動自行車好著呢的結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