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罪民(1 / 3)

數日來,阿宇無所事事。

在完成“殲滅”牧國軍隊一事上,阿宇一直都躲在暗處,雖然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甚至可以說全盤掌控操作,可在士兵心中,並沒有在這場生死攸關的戰爭中看到他的身影,故而威嚴全無。

饒城發展迅速,從兩個月前的烏合之眾,發展至如今的十萬強兵,可謂快到讓人膛目結舌,曆史上的亂世之中,恐怕也不曾有勢力能發展的如此迅猛吧,當然,這得多虧了黃沙鎮的特殊優勢,加上諸葛狗爺的站隊,諸葛狗爺在這場戰爭中,雖然從未做過什麼,可誰都清楚他留在城中,對饒城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至少大部分的世俗力量都不敢來輕易招惹,或者說微妙的選擇旁觀,沒有選擇站在帝國那邊。

所以諸葛狗爺的出現,雖沒有壯大饒城,卻給饒城減輕了絕大部分的壓力。

別小看世俗力量,這個世界遠遠不是武力能夠解決一切的,相反,對於這種亂世來說,左右戰局的往往是一些世俗力量。

打個比方說,兩國交戰,總得要人吃馬嚼吧,總要兵器鎧甲吧,等等一切,難道不是世俗勢力提供的?

好,可能修界中許多大宗們並不缺錢,甚至連帝國最多的可能就是錢了,特殊時期,整個帝國若是強製征兵征賦,平民百姓也隻能忍了,但這樣一來,隻怕還沒嚷外,帝國百姓就先鬧起來了,老百姓都是很現實的,甚至可以說世界上最現實的就是沒有野心的小老百姓了,他們隻想安居樂業,首先你帝國拉壯丁征錢糧,就嚴重讓他們生活水平降低了,更有可能弄得家破人亡,他們會忠於帝國才怪,別指望他們能想通先嚷外才能安內的大道理,在他們大多數人看來,誰危害到他們的利益,誰就是壞人,那麼反之,還沒攻打進程的叛軍,則成了壞人。

曆史上許多著名的民眾起義,都是由帝王實施了這個不妥的決策而造成的。

但在這個時代,感謝有諸葛家的支持,而且諸葛家不光捐贈了錢糧和武器,更利用在世俗中的超然地位,動員其他商會一同支援帝國,這才讓帝國安穩了這麼些年,可以說帝國能相安無事這麼久,諸葛家絕對功不可沒。

諸葛家就像一麵旗,一麵世俗力量的旗,倒向誰,誰就能獲得支持!

可是在這一次帝國爆發的內亂中,諸葛家的立場卻並不明確。

一方麵,諸葛家維持著對帝國的支持,錢糧一分不少,武器鎧甲都拿出最好的,分文不取帝國的。

而另一方麵,當代諸葛家家主諸葛狗爺卻呆在了繞城,隱隱有了站隊叛軍一方的姿態。

不得不說的是,誰都沒有料到饒城叛軍發展的如此迅猛,或者說黃沙鎮反賊的崛起速度如此之快。

起初,黃沙鎮做為帝國最混亂的地帶之一,除諸葛家的商隊以外,其他商隊從這裏經過,都得繳納極高的“過路費”,誰都知道這個費用非帝國收取的,事實上不管牧國還是徐國,早在當初簽訂協議時,雙方都一致同意了這個地方不允許繳納所謂的商稅,因為大家心裏都清楚,兩國都需要這麼一個地方來作為戰爭緩衝地帶,而黃沙鎮最特殊的,不是在於這個地方,它僅僅是個貧瘠的,相當於小型城市那麼大的荒蕪之地罷了。

最特殊的,在於人!

也就是說,兩大帝國需要這些渴求安穩,但又有著一股子狠勁兒的亡命之徒。

所以一直以來,兩國看似都在爭取黃沙鎮的統治權,可是大家心裏都清楚,這個地方早已不屬於兩大帝國,而是被獨立出來,作為兩國和平的一個交涉場所。

為此,兩國通緝犯,甚至各國的通緝犯到此居住,都不會再被官府追殺。

曾經有位政治家戲言:“在對於黃沙鎮的決策上,徐國蠻子巧妙的學會了牧國智者的手段,最終兩國都對各地罪大惡極的通緝犯做出最後利用,堪能算得上一種贖罪,黃沙鎮,故而黃沙鎮,在很早之前被稱作罪惡之城。”

而在很久以前,黃沙鎮的確擔得起罪惡之城之名,最初形成的黃沙鎮的那一批亡命之徒,可絕對稱得上是惡人中的惡人,至於後來,包括現在這些鎮民和他們比起來,簡直可以稱得上純白無暇了。

常言道,窮山惡水出刁民,黃沙鎮的地理位置及氣候絕對撐得上惡劣,窮山惡水都不足以形容,而偏偏還來了這麼一大幫子本就極惡的凶人,豈可用刁民來形容,再加上帝國的政策上的“縱容”,這幫惡民更是將“惡”字發揮到極致。

那麼問題了。

黃沙鎮的存在的確有效成為了兩國交戰的緩衝地帶,甚至,已經不能用緩衝來形容了,而成了戰爭隔絕地。

為什麼?

因為黃沙鎮鎮民太惡!

惡到什麼程度?

嗬嗬,這麼說吧,在黃沙鎮成立之初,那時的黃沙鎮隻有三千不到的居民,而在那時,徐牧兩國句說因為聯姻一事鬧得不可開交,已到了矛盾無法緩和的地步……當然無法反駁!牧國的國使都被徐國人給宰了,而且能擔任一國國使,其在朝堂的地位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