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酒宴進行得很快活,氣氛頗為熱烈,似乎沒有任何一人在意之前有兩個都監直接被武大打暈的事實。
也許是因為文武殊途吧,但武大更願意相信,這是許多人摸不著自己的底,不敢倉促交惡。
畢竟,能夠直言斥責兩個兵馬都監,已不是一般人,甚至敢於直接放掉他們,他就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若是個愣頭青倒也罷了,可武大之前所表現出來的素養很老練,絕對不是個愣頭青。
那多半就是有什麼依仗,有些有恃無恐了。
再想到武大是麵見到了官家,獻寶封爵的,也就給他的身上多了一層神秘麵紗。
這與子不語怪力亂神的神秘色彩不同,文官們不稀罕神秘色彩,官場中更加忌諱,神秘色彩千萬不能承認,甚至要辯解。
不過在民間你可以裝模作樣的澄清一下,其他默認。這有助於武大聲望的提高。
而在文官以及官場之中所崇尚的就是武大的神秘麵紗了,要知道,如果沒有什麼依仗,或者什麼背景與關係的話,一個普通人是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官家,還能親手獻寶的,像是武大原先貧民的身份,就算有了天下珍寶,也一定會被人給搶走的,哪裏還能憑借獻寶封爵。
這個依仗是什麼,關係背景怎麼樣,這就直接決定著這些文官們對武大的態度如何。
若是沒有什麼依仗與背景,光是靠大郎老店的收益,就足夠讓武大完蛋了,看上的人真不知道會有多少了。
之前兩個兵馬都監對武大的襲擊,也未嚐不是這些文官們的一個試探,隻要武大稍微表現出一副軟弱的樣子,這些家夥一定會傾巢而出,將武大郎啃得骨頭都不剩!
武大非常明白這一點,自然是故意地將自己有恃無恐的樣子展現出來,讓這層神秘麵紗越發的朦朧,這在官場之中非常有效。
一麵主動地澄清身上的神秘色彩,一麵被動的增強自身的神秘麵紗,這便是武大的套路,應對這些窮凶極惡的的大宋官吏還是很有作用的。
武大在酒宴上的表現可謂是滴水不漏,讓這層神秘麵紗變得越發的神秘了。
畢竟,這些大宋官吏再如何聰明也不會想到武大來自於新中國,自小生長在紅旗下,根本沒有封建時代嚴酷的等級製度觀念,也沒有絲毫將官員看作是高高在上的感覺。
這樣的氣質,可絕對不是一個貧民出身的家庭所能培養的出來的,武大若是沒有深厚的背景,那就一定是什麼大人物的私生子,而且還是能夠在官家麵前有三分薄麵的大人物!
許多官吏已經在心中暗自判斷了。
武大的氣質越發使得他身上的麵紗神秘了,這很好,能夠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酒宴終了,武大並沒有離去,陳文昭留下了他。
這早在武大的預料之中了,想必該有的說辭一定還是會有的吧,隻不過,有了之前馬都監那破事,相信,陳文昭說話也不會像是之前一樣了,肯定是會心有歉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