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為了活命(1 / 2)

要說在荒蕪的遼南招募流民,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來,這裏雖然是屬於遼國的領地,但是又與高麗相接壤,並且也算是與宋朝隔海相望,算得上是三國交界。

固然,以高麗的實力是壓根兒沒有本事甚至也沒有勇氣來與遼國為難的,而堂堂皇宋,哪怕掌控著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航海力量,但除了那些個海商或者是武裝海賊之外,還真是沒有絲毫勇氣敢前來跨海而來的。

所以,這裏雖然算得上是三國交界,實際上倒也算得上是安穩,但饒是如此,遼國對這裏的重視與開發程度完全不好跟別的地方相比,甚至可以說直接就是不重視。

因此,這遼南素來不是以富庶,反而是以荒蕪而著稱的。

再加上,在金國崛起之後,這裏一下子從三國交界,變成了四國交界,情況更是急速下降。

別小看隻是增加了這一個國家,但給整個棋盤所帶來的變動極大,這遼南一下子便就從荒蕪的所在地成為了荒蕪加慌亂的所在地。

在這裏想要說招募流民,可絕對已經不算是什麼難事,而是幾乎讓人絕望的事,完全不可能!

隻不過,落在武大的手中則是另外一番風采。

畢竟武大可不是等閑之輩。

即便沒有係統,他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華夏兒郎!

不同於那些個破壞、毀滅的種族!

華夏兒郎的種族天賦素來都是“種田”啊!

就算是月球之上,也要發芽變綠給你看!

就算是太陽係要毀滅,也要帶著地球一起走。

有了這樣的種族天賦,有了這樣的情懷壯誌,就算是荒野也要給你變良田啊,更何況是區區一個遼南了。

要知道,這遼南實際上大有可為,隻是一向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與開發而已。

如今遇上了武大,那真是遼南之幸了。

隻不過,不同於以往的流民招募政策,武大奉行的是漢語優先計劃,以及以工代賑的計劃。

其實,一直以來,華夏先民就已經進行過很多次以工代賑的方法。

這種方法真是不知道比單純的發放糧食要好太多了。

一來不養懶人,不會滋長人們懶惰,好逸惡勞的劣根性,二來,還可以調動百姓,讓百姓們都沉浸在各自的工作之中,有了寄托,就不會無事可做,更加不會無事生非。

如此一來,被資助的流民們就可以更快地投入到建設與生產之中,可以更好地改變自己,改變周邊的環境。

而且,武大的以工代賑可絕對不僅僅隻是簡單的米糧的發放。

他更是有著一係列稱得上“輝煌”的以工代賑的計劃。

絕對豐厚!

畢竟,他可是有係統的人啊,在玄真商城之中可以購買到大量的生產物資,就跟有了金山糧山一樣,可以完全不計較收獲地進行賑賒。

既然沒有了這樣的顧忌,那武大的招募流民計劃當然是進行得非常順利的。

別說孫登發動了人脈在登州附近吸引了大量的貧民百姓出海來投,就算是在遼南這一片土地上,也是吸引了大量的貧苦人民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