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久,那幹瘦如同骷髏一樣的石伯走了出來,先是對楊母微微行禮,隨後拿出兩樣東西來。一個是一根拐杖,看上去如老藤一樣,另一個則是一把銅鎖。他說道:“家主讓老石頭把這個給你,還說四年後那墓會打開,如果想要救你家的孩子,就用墓中的東西來換這個機會。這五福鎖是家主送給外孫的禮物,這藤杖是家主給你的。”“我爹不見我?”楊母愣了,萬萬沒想到千裏跋涉的結果竟然是這個。石伯搖頭說:“家主隻說了這些,三小姐,還請回吧。”楊洛山看到母親攥緊了兩件物品,咬了咬牙,轉身對他說:“走,我們回家。”“好!”楊洛山也是有骨氣的,雖然至始至終都沒看明白為什麼,但既然不讓進這個家門,他楊洛山還沒想認這門親呢。轉身的功夫,那石伯忽然說道:“三小姐,也許有個人可以幫你。”楊母一怔,轉頭問道:“誰?”“那個住在大院子裏的人,和我一樣的那個。他或許能幫上你,公輸家的女娃兒在那裏。”楊母笑了一下,開心的抱了一下石伯,說:“還以為你一直會這樣冷冰冰的像個石頭,卻不想您老也開竅了。”那石伯說:“和人待著的時間太長了,那麵沾染了一些人的味道,這樣也好,再過一些年,老石頭要去闖一闖那扇門……”“石伯!”楊母驚愕的叫到:“別去!”石伯摸著楊母的頭發,說:“差不多是時候了,再住下去,恐怕你們家的人都不放心老石頭在這裏了。”“不會的……”楊母咬著嘴唇說。“好了,三小姐,你該回去了。記得去找他,他的手段不錯,或許有辦法。”石伯指著大門說。在回去的火車上,憋了兩天的楊洛山終於忍不住的開口問道:“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楊母笑了笑:“我也不太清楚,三年後我們去找他,看看這三年,我們家牧娃兒的命數到底會不會那麼可怕。”楊洛山聽不懂,一旁的兒媳婦也聽不懂。三年?楊洛山真的不清楚母親的態度到底是什麼。但三年對於普通人來說,真的很快!可對於楊洛山兩口子來說,三年來的遭遇簡直可以用精神動魄來形容。三年裏,自家的牧娃兒經曆過六次車禍,三次火災,還有兩次塌方,以及不計其數的其他磨難,若不是奶奶和他們兩口子無時無刻的看護在身邊,這孩子這三年裏能死個幾百次。這種令人恐懼的命運,一次又一次的迫使楊洛山兩口子去相信當初娘對牧娃兒的判斷。太可怕了!三年的時間,連喝水都不敢大口讓孩子喝,因為不知道會不會嗆死。更不敢讓孩子自己吃飯,每一次吃的東西都是磨成的泥,別人家孩子一兩歲可以吃肉,但自家孩子不行!就算吃肉,也是肉泥。淘氣時磕掉了一顆牙,都要去醫院小心謹慎的對待,因為不知道會不會傷及到口腔內的血管而造成失血過多。更別說下雨天,下雪天裏,也不是不曾放過,一次下雨,之前院子裏還是幹幹淨淨平整的土地,就在孩子奔跑玩耍的時候,忽然塌了。整個孩子掉了進去,如果不是當時楊母瘋了一樣衝過去,一頭紮下去抓住了孩子的一隻腳,現在墳頭草都有量尺高了。一次下雪,牧娃兒非要出去跟別家孩子一起玩雪,本以為沒什麼事情,可萬萬沒想到,有個鱉孫家的孩子欺負牧娃兒,趁著不注意的功夫,一巴掌就給推倒在雪堆裏,若不是楊母從外麵回來看到,這孩子非死在雪堆裏不可。更不要說狗咬、豬追的事情,這孩子似乎天生就不討人喜,連自家養的大鵝見到牧娃兒都會昂著頭追咬。最後,楊母在第三年的時候帶著牧娃兒出去了一趟,回來後,隻說修一下房子。連院牆帶大院的門都拆掉了重修,本以為會修的很高,誰曾想越修越矮。農村鄉下誰家沒個雞窩,豬圈,結果自家母親連這些都不要了,在老宅旁邊分別蓋了兩套客房。為了自己的孩子,本可以留在省城工作的楊洛山,帶著妻子回到了老家,一刻鍾都不敢離開孩子。而母親當年說的那些話,早在孩子滿了6個月後就開始一一實現,所以時至今日,三年過去,一家四口三代人,根本不敢離開這個院子半步。他們,隻想讓這個孩子活下去。活下去,怎麼就那麼難呢?直到孩子四歲半的時候,這一次,孩子真的差一點就死掉。村裏人私下裏都說,這孩子肯定是糟了天妒,不然怎麼從小就這麼多的磨難,每一次都徘徊在死亡線上。更有人斷定的說,這孩子活不過今年。總知因為這麼一個孩子,什麼話都有。也同樣的,牧娃兒倒黴的屬性被傳遍了整個村子,致使家裏有娃兒的人家都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跟楊家的牧娃兒一起玩,小心黴死你。也是,牧娃兒的倒黴事已經傳遍了村子周邊,誰家過來不是指指點點。多少人斷言這牧娃兒早晚得死。更有一些好事兒者,私下裏鼓說他牧娃兒的奶奶不是大仙麼?怎麼不見給牧娃兒逆天改命,別不是騙錢的吧?要知道本來這風水、卦術在鄉下農村就非常有市場,結果牧娃兒的事情一傳十傳百之後,連帶著連牧娃兒奶奶的風水生意都變得不好了。但這些都沒有影響到楊家本身悲觀的情緒蔓延。就在剛才,隻不過是稍微沒注意一些,牧娃兒就從井口掉了進去。若不是早就做了防護,裏麵裝了網,這會兒可以撈屍了。牧娃兒的父親楊洛山叼著煙坐在門口,神色有些黯然。這樣下去真的不是個辦法,當年不信母親所說的這一切,如今這幾年正在一一出現,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姿態。正亂想著,有一通電話打了進來,擾亂了他的思緒。低頭看了一下,是自己的好友嶽平震打來的。他接通電話,好友在那麵說道:“老楊,我找到了一個四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