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出所料,在回單位辦理調離手續時真的犯了卡。隊領導輪番和我談話,周旋了兩天沒有效果,不得已把我推到了總公司。
總公司王才經理認真地告訴我說:“組織上按計劃對你已經有了重要的人事安排,在哪兒都是革命工作,個人的理想要服從革命的大局,這是八十年代革命青年起碼應該有的政治覺悟。”
盡管他搬出了一桌子的大道理,和我談了兩個小時的話,還是沒有效果。無奈之下,他讓我去找王恩基書記。
我是鐵了心地要走,來到王恩基書記的辦公室,為了避免沒有必要的周折和麻煩,我不得已地拿出了記者證。這證還真好使,等來的不再是領導的勸阻和說教,而是王書記的熱情支持和鼓勵。
僅用了三天時間,我就辦完了工作調動手續。一九八五年一月六日這天,我以記者的身份,走進了東陵特區政府的辦公大樓。
記者站的編輯部一百多平方米的大辦公室,紅漆罩麵的地板,加上頂棚和牆麵的裝修,使進屋的人不由得有種特殊身份的感覺。甚至神態和步態都會讓你有了自信的把握。
編輯部有五人辦公,一名新聞編輯,一名文藝編輯,三名記者。全區的新聞在這裏撰寫和編播,每個人分工明確,各負其責。
對於初來乍到的我,編輯部任何形式的歡迎、多麼熱情的話語都是客套。真正讓自己高興的是,這裏才是我暢想遊弋、盡情博弈的地方。
到區政府大樓上班的第二天中午,政府大門口有幾十人站在那裏,編輯部主任進屋告訴我,這些人是來找我的。
我急忙趕到大門口一看,原來是段裏的工人騎著車子看我來了。張亮推車走了過來,額頭上還掛著汗珠,說:“唐師傅,才聽說你調這裏來了,大夥趁著午休的時間來看看你,有車子的都來了。”
我仔細一看足有三十多人,貨架上個個帶著飯盒,想必都沒來得及吃飯。我趕緊把他們領進了區政府的食堂。大家落座之後,滿滿三桌。我給每桌要了十個小菜,算是請了哥們的客。
幾十個人吃著、嚼著,誰都樂不起來。一個最年長的水電段王師傅衝我說道:“唐兒啊,大夥兒舍不得你呀!我參加工作二十多年,沒看見過像你這樣和工人貼心的幹部。不過大夥兒看見你能有這樣好的前程,也沒的說了。”
送別工人時,我和他們一個個長久地握著手。望著他們遠走的背影,想來在第二住宅建築公司的一段經曆,確實讓我有很多的不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