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暗暗搖了搖頭,把手裏收拾得差不多的子彈盒抱了起來,轉身朝員工休息室走去。
休息室和之前沒什麼兩樣,不過散落在地的行李箱和紙盒都不見了。張曉進來是想找找看還有沒有其他槍械和彈藥,果然讓她在沙發後的木櫃旁發現了一個打開的棕色皮箱,又長又扁,一看便知是用來存放長筒步槍的,但是箱子現在已經空了,顯然原本擺在裏麵的步槍正是張曉手上這把。
張曉沒有放棄,還是耐心地把休息室仔細檢查了一遍,可惜一無所獲,看來這裏沒有其他熱武器了。
張曉略微有些失望,沒辦法,這就是澳大利亞,盡管不像華夏國那樣全麵禁槍,但仍然屬於槍支管製的國家,普通人雖然也能通過合法途徑弄到槍證,但程序極其複雜,還有諸多限製,所以大多數人的家裏沒有槍,不像美國,好像隨便撬開一家房門就能順手摸到幾把,搞不好還能摸出個迷你軍火庫。
這也是張曉為什麼沒有提早準備槍械的原因,因為她還在念書,不是澳洲永久居民,也就不可能合法擁有槍支。走非法途徑很沒必要,反正張曉如果真想弄槍,隻需等大學畢業後獲得澳洲綠卡即可,程序再複雜,她也能在一年內搞定槍證,到時候就能正大光明的買槍了。
誰知,這倒黴的末世竟然提前了三年多,搞槍這事便徹底沒戲了。澳大利亞的槍店本來就極少,而且一般開在城市近郊,如今屬於危險地帶,張曉肯定不會靠近。射擊俱樂部的靶場倒可能比較偏僻,但她又沒有相關信息,想憑運氣碰到一個同樣沒那麼容易。
上一世,張曉絕對是守法公民。末世前,真槍什麼樣她見都沒見過,末世後,在幾個避難所混過一段時日,才算開了眼界。
她和姚遠後來能弄到槍,完全是處心積慮的結果,不過彈藥匱乏始終是最大的問題,直接導致那把槍的使用率還不如菜刀和鐵棍,可即便如此,他們也舍不得扔,偶爾總能碰上彈藥補給的機會,張曉的射擊水平便磕磕絆絆地進步了。雖然做不到百步穿楊,但十米左右爆頭,二十米內射中目標還是有把握的。
張曉一邊回憶這些前塵往事一邊打量手中的兩把步槍,盡管它們不如自動步槍威力大擊發快,但勝在容易保養,沒自動武器那麼嬌貴,倒是非常適合眼下四處奔波又沒有後勤保障的處境。而且,她上一世使用的正是這種澳大利亞最常見,也最容易弄到彈藥的手動步槍。
想到這裏,張曉對沒能找到其他槍械的怨念頓時消散了不少。
末世中,最好的武器不是最先進的,而是最適合自己的。
張曉也算因禍得福,在荒郊野外昏倒,被城堡裏的一家人軟禁,最後卻意外獲得本以為沒機會弄到的槍支,該知足了。
不過,這兩把槍,要給城堡裏的人留一把嗎?如果這樣的話,彈藥也得分一半吧。
正當張曉猶豫的時候,方小蕾忽然從外麵走了進來,她沒有說話,隻是捧著幾枚子彈放進了張曉身邊的彈藥盒裏,這是張曉剛才漏掉的,全被方小蕾撿了起來。做完這個動作後,她便低頭站在一旁,不動也不言語。
張曉看看子彈盒,又看看方小蕾欲言又止的模樣,歎了口氣,問道:“什麼事?”
方小蕾一臉心虛,“你能不能……帶我們去基地?”
張曉半晌沒有搭腔,方小蕾急忙補充道:“我們有人會開車,不會麻煩你的,他們說你肯定也要去基地,隻要你幫忙帶路,我們開麵包車跟在後麵就行了。”
“你們車裏的汽油,不夠跟著我去基地。”張曉實言相告。
方小蕾一愣,顯然沒考慮過這個問題,脫口而出:“路上再加油不就行了。”
張曉哭笑不得,“小妹妹,你還是讓大人來跟我說吧。”
方小蕾雖然未成年,但總算是名高中生,最多比張曉小個三、四歲,可重活一遍的張曉實際年齡三十有五,叫她一聲小妹妹實屬自然反應。不過這個稱呼聽在方小蕾耳朵裏就很怪異了,她疑惑地看了張曉一眼,轉身跑出了員工休息室。
張曉卻沒在裏麵等著那些所謂的大人找她談話,而是抱上子彈盒後腳踱出房門,往城堡教堂的方向走了過去。張曉走的不快,盡管她著急離開,但眼下這種情況,真是急也急不來。
庫伯的弟弟死了,父母也將在一天之內相繼去世,原本好好的一家四口就這樣支離破碎,如果不給他留出足夠的緩衝時間,上去就問人要地圖書,搞不好會惹火對方,再想拿書恐怕又得費一番周折——畢竟托馬斯是她幹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