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善後(1 / 2)

庫伯有個特點,也許在這末世中,應該被稱為優點——他特別能接受現實。不論是張曉當初提供的信息,還是父母兄弟的去世,亦或胡皓在他麵前展示的人性醜惡,隻要被他判定為事實,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平靜接受。“接受現實”,是一個看似簡單的邏輯,既然事實無法改變,何不坦然麵對?但大多數人做不到如此純粹和直接,自然諸多糾結。

可庫伯卻表現得十分淡定,在經曆了最初的震撼後,他往往能立刻想明白接下來該如何應對。一般來說,具備這種心裏素質的人,多半都會極端理性或者冷酷,但庫伯身上顯然不存在這些特征,那麼隻剩下一種合理的解釋了——他原本就是個思維簡單的人。

張曉很羨慕這種人,因為他們想問題格外精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從來不會自尋煩惱。

比方說眼下吧,庫伯已經把所有的注意力轉移到如何處理胡皓的屍體上,壓根不再考慮“殺人是不是犯罪”這個命題。

越野車一時半會挪不了窩,車裏的三人一狗也不可能在烏漆抹黑的環境下棄車夜行,那麼隻能盡快安置好胡皓的屍體,以免血腥味引來遊蕩的喪屍。

之前的爭執聲和中巴遠去的車燈並不是最大的問題,聲音和燈光在黑暗中對活死人的吸引力有限,隻要不是持續發出巨大的響聲和明顯的亮光,喪屍一般不會鍥而不舍的追到近前,因為它們的腦子記不住方位,一旦指引它們的線索消失,它們也就如同沒頭蒼蠅般開始亂竄了。

不過前提條件是,和喪屍不能離得太近,如果隻有個四、五十米的距離,這個規則也就不頂事了。所以張曉隻能寄希望於這截高速公路附近沒有屍群,他們還能暫時被夜色掩護一二。

但有一樣東西是不論多遠都不會被喪屍放棄的,那就是它們最癡迷的血腥味,味道的線索不像燈光和聲音,能夠說關就關,置之不理遲早會引來屍群,因此必須馬上掩蓋,遲則生變。

張曉對處理這類事很有經驗,她先翻出一路上喝光的幾支礦泉水,然後從車廂裏拿出一瓶消毒液,挨個倒了點去,一股刺鼻的氣味瞬間彌漫開來,熏得人眼睛難受。張曉渾然不覺,又把後座那些可樂、芬達之類的大罐飲料抱到了地上,往礦泉水瓶裏兌。庫伯明白了她的用意,連忙蹲下去幫忙,不一會兒,幾個瓶子被各式各樣的飲料灌滿了,和著消毒液,味道甭提多銷魂了。

兩個人將這幾瓶“混合飲料”均勻地灑在了胡皓的屍體和濺有血跡的荒草地上,由於頭頂的月光時隱時現,二人幾乎拿鼻子貼著地麵才完成了這道工序。末了,張曉猶不放心,又製造了幾瓶消毒水,如法炮製一番,灑過第二輪,才停下了手裏的動作。

此時,越野車已經被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怪異味道團團圍住,血腥味消失得無影無蹤,雖然這股味道本身也十分明顯,但喪屍不會對它產生任何興趣,車裏的三人一狗算是暫時安全了。至於胡皓的屍體,在氣溫寒冷的冬夜裏擱一晚應該沒什麼問題,當然最好的處理方式是立刻焚毀,可持續的火光越發會暴露越野車的存在,張曉最後決定,將胡皓就地掩埋。

這種髒活累活庫伯自告奮勇地搶下了,盡管他不知道張曉是女孩,但他比別人壯了好幾圈,怎麼好意思看張曉挖坑自己閑著呢?更何況他一直以為張曉頂多是個心智早熟的青少年而已。

於是,車裏唯一一把折疊鏟落到了庫伯手中,在離越野車三、四步的地方,他一鏟鏟地摸索著挖了下去,因為不敢發出太大的聲音,他的動作極輕極慢,幸好坑不必挖太深,張曉說隻要能埋住人,再撒點消毒水就行了。其實這麼冷的天氣,不埋都成,張曉也是謹慎起見,以防萬一。

好不容易,一個勉強容納一人的土坑成形了,庫伯和張曉合力將胡皓放了進去,蓋上浮土踩實,又調製了一瓶“混合飲料”灑在上麵,做完這一切,二人才不約而同地長舒口氣,鑽進了駕駛室裏。

接下來,便是等待。如果一、兩個小時內四周沒有任何異動,說明他們成功了,及時製止了血腥味的飄散,隻要別運氣差得遇上遷徙的屍群,在原地待一夜基本無礙。關於如何離開這裏的問題,剛才庫伯挖坑時,張曉已經和他討論過了,等到明天太陽升起,換好輪胎,可以嚐試尋找被扔掉的車鑰匙,也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反正先熬過這一夜再說吧,車雖然不能動了,但至少還是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