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鬆樹穀的秘辛(1 / 2)

“如果我們不走碼頭呢?找個合適的岸邊靠一下,能不能上去?”一個脖子上掛著透明潛水鏡,身材和艾利克斯差不多的精瘦男人開口問道。

麥克從地圖下抽出另一張圖紙,搖了搖頭,“這是這條海灣的水文圖,兩邊的海岸線都是淺灘,沒有碼頭,渡輪靠近不了岸邊,會擱淺。”

其他幾個男人看不懂水文圖,不過既然麥克這麼說,他們自然沒理由懷疑,紛紛抱著胳膊,大眼瞪小眼地互望了一圈。

“就這樣吧。”麥克輕叩地圖,“沒有其他辦法,我們隻能去這個碼頭,總不能一直飄在海上。這隻是一艘過海的汽車渡輪,上麵沒有物資儲備,燃料也不夠遠航。”

“那能支撐到這個碼頭嗎?”光頭男還是不放心的又問了一次。

“沒問題,交給我來處理。”麥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們把消息告訴其他人,估計我們還會在海上航行四個小時左右,大概傍晚前靠岸。”

討論到此結束,男人們回到二樓船艙裏,拿著地圖把最新計劃向眾人解釋了一遍,講得非常詳細。這是車隊一直以來的做法,信息公開透明,可以最大程度阻止負麵情緒的蔓延,雖然人類對未知的恐懼是與生俱來的,可一旦清楚接下來將要麵對什麼,也就沒那麼容易慌亂了。

聽著車隊成員們七嘴八舌的議論,張曉拎著槍晃出了船艙大門,直接來到三樓駕駛艙,第一眼便瞧見庫伯還窩在角落的沙發上,睡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之前的靠岸風波以及麥克他們商討對策的過程,這位仁兄隻怕全不知情。

張曉把注意力從他身上移開,徑直朝駕駛台前的麥克走去,邊走邊問:“燃料真的夠?”

麥克看清來人是張曉後,眯著眼睛答道:“如果這麼航行的話,夠嗆。”

“那你打算怎麼辦?”張曉倒沒有十分意外,隻是理所當然地追問了一句。

“利用這裏的海流資料,計算風場,兩個因素互相配合,選擇最合理的路徑,可以節省燃料。”麥克抖了抖手中的一遝數據,“我大致看過了,問題不大,就是速度起不來,可能傍晚才能到達碼頭。”

張曉下意識地往這堆資料上看去,發現幾張白紙上用鉛筆亂七八糟地寫滿了複雜的公式和推算,而那支寫字的鉛筆正夾在麥克的指間……鬆樹穀傳奇、國防軍搜索隊隊長、研究所特級研究員,記憶裏的某些畫麵與這個看似頹廢的男人重疊在一起,張曉忍不住脫口而出:“你真的隻是州救援隊的誌願者?”

麥克麵不改色,反問道:“你真的隻是華夏的留學生?”

沉默,陡然籠罩。

沒人再多說什麼,麥克繼續埋頭研究他的路線,張曉則回到了二樓船艙。不等她坐進原先的位置,蘇宛晴和方小蕾忽然湊了過來,兩個丫頭神秘兮兮地看著張曉,看得她莫名其妙。

“幹嘛?”張曉邊坐下邊問。

“你去過鬆樹穀基地嗎?”說話的是蘇宛晴。

“沒進去過。”張曉斟酌著回答。

“菲利普說,鬆樹穀基地其實是人造飛碟基地,是真的嗎?”蘇宛晴指了指吧台附近的沙發,一個被不少人圍起來的年輕男子,表示那就是菲利普。

張曉瞟了一眼,發現這名男子正是之前拿撬棍和喪屍搏鬥的小夥子。

“你的那個朋友,消息靈通,又是基地內部人員,他跟你透露過嗎?”蘇宛晴一臉好奇。

張曉啼笑皆非,她意識到這群人在討論什麼了。

重生後,為了讓自己的末世計劃更為完善,張曉也對鬆樹穀基地做過一些調查研究,調查過程中她才得知,原來這個基地在某個圈子裏十分出名,卻不是因為它的官方名聲,而是因為民間的各種謠傳。

據說,鬆樹穀基地的軍事衛星研究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名頭,它的真實身份,是地球上最大的人造飛碟基地,裏麵的飛碟全部由人類製造,並非外星產物,使用的是幾十年前便已經發明的技術——新能源與反重力推進係統。更有甚者,直接說飛碟科技都是外星人提供的,鬆樹穀地下基地其實是美國境外的“五十一區”,下麵有類似“星際之門”的傳送裝置,連通美國本土和外星球,能令人瞬間移動。

總之,各種小道消息,傳得神乎其神言之鑿鑿,使這個基地在外星人愛好者間頗具盛名。這位菲利普恐怕就是其中之一。

“基地下麵有一個巨型停車場,好幾個足球場那麼大,飛碟像小汽車一樣一排排地停在上麵。”菲利普手舞足蹈地向眾人描述著,“美國曾有一位內部人員出書披露過鬆樹穀的內幕,說他的一個空軍上校朋友從內華達州的一個門進去,兩分鍾後,這個人已經站在咱們的鬆樹穀基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