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一條岔路,連接著主要的人行道和一幢看起來十分變扭的建築物——如果光從它的外觀來看,你就會發現,這幢由幾個部分(同樣是長方體)互相疊起來的建築,其實是歪的,就和比薩斜塔一樣——他們兩個氣喘籲籲地奔跑著,撞開了其中的一扇玻璃門,一下子跑了進去。
身後,那些機器人想要繼續開槍,但被植入在它們腦袋裏的指命卻讓它們的動作硬生生地停了下來,因為它們不可以在沒有得到上級命令的情況下,對準一幢大樓進行射擊。
——在這個科技高度發的平行社會中,由於人口爆炸、資源匱乏等問題,使得每一寸可以使用的土地,都變得十分珍貴。在這裏,早已經沒有了所謂的買房子住的“規則”,你需要買的,是地,而且你買這些地,需要付出的也不僅僅是錢那麼簡單。就拿這幢歪的建築來舉例子說明,它所占據的地,大約有一千來個平方(這裏隻計算實際使用的土地麵積,至於你可以在固定麵積的地上建多少高的房子,這取決於你),按照市長新出台的《關於土地買賣的政策文件》來算,你需要支付大約九十餘年的生產資源,而不是錢。
生產資源,這又是個在如今這個社會裏才特有的一個名詞。解釋的稍微簡單一點,就是將一個人,在社會中作出的可以提供給社會的資源,這包括但不限於一個人的工作、公益事業、對公共事業的幫助、稅收等等。這完全取決於你能給出什麼。
但在《關於土地買賣的政策文件》裏提到一點,關於買地人在每年需要承擔的社會資源供給,應有土地麵積來決定。
就好比,如今買下這塊地,建造出這棟歪房子的漢堡·馬德華菲來說,他所需承擔的社會資源供給,大概占了他所經營的生意盈利額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但即便如此,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也可以讓他活得很瀟灑了。
所以,在這種法律文書的保護下,即便是市長,在沒有任何理由的前提下,也無權進入市民買下來的土地裏,因為這意味著侵占了他人的財產。
機器人停在了這幢被漢堡·馬克華菲取名為“豆蔻年華”的房子前,不知道如何是好。
這逃跑的兩人撞碎了門口的玻璃,踩著碎玻璃一路往前跑,但它們就是不能開槍。
***將軍的投影出現在機器人所攜帶的便攜式全息投影裝置裏,他看了看眼前這間房子,接著揮了揮手,示意讓這些機器人先等在原地。
過了不到一分鍾的時間,伴隨著轟鳴聲,兩架戰鬥機尾部噴射著紅色的火焰,出現在空中。
噔——
艙門打開,十幾個身影從戰鬥機艙內直接跳了下來,依靠著背後的緩衝裝置,他們穩穩當當地落在了地上。這是十幾個穿著銀色盔甲——類似於戰鬥服——的人,他們都戴著遮擋住麵部的頭盔,一扇圓弧形的銀色鏡麵,反射著太陽光。他們脫掉了背後的緩衝裝置,換上了衝鋒槍,無視身邊的機器人,踏著碎玻璃,便進入了房子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