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清除:神器爭奪戰】(19)(1 / 2)

大屏幕。

一塊覆蓋了整麵牆壁的巨大屏幕,被一條條筆直的橫線切割成數十個長方形的分隔,每一塊區域裏,都已經被城市裏的各個景物所占據。

這是全城市的監控。

通過每一個隱藏式的攝像頭進行拍攝,再彙總到此刻這塊屏幕之中,使之成為實時監控城市的利器。

時代正在發展,伴隨著每一種新型科技的產生,就會有一種與之配對的武器出現。對於人類來說,手上掌握著一把武器,永遠比任何時候要來的有底氣。

但這種想法,德梅隆永遠都無法苟同。

他認為,武器是一種直接了當的方式,但比起武器來說,還有一種更為隱蔽、但殺傷力更強勁的東西,那就是信息。

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持續了大約七十年到九十年的時間。在這段聽起來十分漫長、但實際上如同過眼雲煙一般的時間當中,即便是再用權勢的人,能夠掌握的資源也是可以數的過來的。但信息卻不一樣,它和武器裝備不同,是一種隨時隨地都在更新的資源,比如這個人在什麼時候接種了何種疫苗、在什麼時候幹過什麼事情、在什麼時候和什麼人進行過交談……等等,這些都是屬於這個人的信息。而掌握了這種信息,就可以對這個人進行一次深度的剖析。

德梅隆稱之為“信息解剖”。

他推崇著對信息的掌控,甚至已經到了一種瘋狂的地步,他希望掌握這座城市裏每一個人的信息,包括各種小的、大的、重要的、不重要的信息,他都要知道。為此,他秘密地設立了這個監視設備,還特意為自己的信息管理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數據庫,他特意取名為“上帝之眼”。

在“上帝之眼”裏,保管著上千萬的數據資料。這樣,他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立刻調出那些特定的信息資料,為自己所用。

這種對信息的渴望——以至於都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實際上是德梅隆從政以來、日積月累的改變。

德梅隆出生在一個窮人家庭——按照當時的設定,窮並不是意味著沒有錢,而是沒有可以利用的資源。在這個社會,錢並不是一項並不可少的東西,但資源卻是比黃金都珍貴的存在。德梅隆從小就接受了最低等級的教育,草草畢業之後,來到了當時稱之為“窮人聚集地”的最大ai工廠,當了一名安裝工——這是最簡單、也是最不需要經驗的工種——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三年之後,他就已經變成了ai工廠安裝部門的部長,比起之前,生活好了不少。

人們總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永遠不知道目的地的旅行,你也永遠不知道,在這段旅程中,會發生什麼意外。

一根撬杆,在阿基米德的手裏,或許可以真正地撬動地球,但在德梅隆的手裏,卻成為了晉升的武器。

那是他當部長的第二年,當時的人民發起了一場“抵製ai機械生命,打倒ai占有”的起義運動——當上了部長的他,越來越討厭這種模仿人類的ai機械生命,但為了生存,他沒有辦法,起義運動的開始,給了他希望——所以德梅隆也跟著加入了起義運動的隊伍當中。結果,起義運動緊緊開展了三天的時間,就被當時的市政府暴力正壓了,德梅隆知道自己繼續這樣也沒有意義,索性在得到了內部消息之後,轉而站到了和市政府一樣的立場上。也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導致他在民眾的嘴裏,變成了“背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