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皇帝一開口,曾泉立時有了定計,他含笑道:“正如皇上所言,葉玄乃是英雄後代,並且年少有為,在短短的時間內竟然能從一無所有的人搖生一變成為如此狼虎之師的統帥真可謂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陛下其實不必計較葉玄的手下的士兵曾經為匪,陛下要知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徐俊皇帝微微點頭,這是他對曾泉最為滿意的地方,善於揣摩自己心思,多從自己角度出發,不會為了反對而反對。與那些邀名賣直之臣不同。
他下旨:“立刻派人招降葉家軍!”
“皇上聖明!”
在李琴與曾泉的歌頌聲中,這麼一個改變曦寧帝國的命運的決定就是這麼的決定了下來。
對徐俊皇帝而言,葉家軍的事情,隻是“小事”,他有更重要的事要談。
不錯,比起葉家軍這件“小事”,方才徐俊皇帝與李琴和曾泉二人談的才是要緊的“大事”。
這便是天目將張翼,打虎將汪直才等人重新叛亂之事,五月初九日,天目將張翼,打虎將汪直又反,他們才招安多久?剛剛一年,又迫不及待造反了。也因為有天目將張翼,打虎將汪直等人在前,徐俊皇帝對自己的部下不敢嚴厲,這也導致了曦寧帝國的戰鬥力一直成問題。
於是越是這樣,皇帝就越不敢過於嚴厲,導致惡性循環,所以曦寧帝國的國情也是越來越糟糕。
所以徐俊皇帝這才想趕快詔安葉玄,因為葉玄的威力,可不是天目將張翼,打虎將汪直之輩可以比的。
其實汪直再次造反早有跡象,十一年四月,汪直受撫於穀城,其在穀城表麵上跪拜有禮節,實際上鍾卒治甲杖,不放兵、不應調、不入見製府,驕不奉法。
他在穀城征糧、征稅、擴兵,向王軒要挾無度,穀城知縣白石細言汪直必反,幾次密告。王軒惡聞其語,不加理會,果然汪直又反,白石被殺。汪直與張翼聯合,聲勢大振。
徐俊帝聞報後極為憤怒,下令將王軒削官,戴罪視事。就在十幾天前,授剁總兵官劉煥被汪直打得大敗,士卒死傷上萬人,軍資丟棄無數,所有的軍符印信也全部失去。
因為劉煥大敗,局勢惡化,徐俊皇帝對王軒更怒,己經遣使將王軒逮捕入京。
十三年十月初六日,王軒被斬首棄市。
這個時候,徐俊帝己經有令李琴為督師的意思,不過首先要解決糧餉問題。
不過這又談何容易。早些年,曦寧己經征了剿餉,因十一年金兵入寇,決策抽練各鎮精兵,複加征練餉。當年的剿餉以一年為期,一年過後停止口不料糧餉用盡流寇還沒有剿滅,徐俊皇帝隻得下令征收一半。
現在汪直又反,局勢靡爛,要剁滅其部,需要的糧餉可能達天文數字。幾日前,督餉侍郎請征剿餉全額,再複增練餉七百三十萬兩。合剁餉、練餉二數,共增賦一千六百七十萬兩。
這可不是什麼小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