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露痕跡地出點洋相,讓別人更“愛”你
向人示威是人人都會做的,向人示弱卻是少數人才會去做,因為這需要智慧和勇氣。
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本身實力比較強,但你在麵對實力較弱的對手時,隻知伸,不知屈;隻知進,不知退;隻知自我顯示,不知韜光養晦,那你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
會做事的人善於示弱求憐,這是一種上上之策,因為並不是實力不強,隻是示弱罷了。如果能把實力隱藏徹底,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有一位記者去拜訪一位政治家,目的是想獲得有關他的一些醜聞資料。然而,還來不及寒暄,這位政治家就對想提問的記者製止說:“時間還長得很,我們可以慢慢談。”記者對政治家這種從容不迫的態度大感意外。
不多時,仆人將咖啡端上桌來,這位政治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燙!”咖啡杯隨之滾落在地。等仆人收拾好後,政治家又把香煙倒著放入嘴中,從過濾嘴處點火。這時記者趕忙提醒:“先生,你將香煙拿倒了。”政治家聽到這話之後,慌忙將香煙拿正,不料又將煙灰缸碰翻在地。
平時趾高氣揚的政治家出了一連串洋相,使記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覺中,記者原來的那種挑戰情緒消失了,甚至對政治家產生了一種親近感。
這整個過程,其實是政治家一手安排的。當人們發現傑出的權威人物也有許多“弱點”時,過去對他抱有的恐懼感就會消失,而且由於受同情心的驅使,還會對對方發生某種程度的親密感。
為人處世中,鋒芒是強者額上的角,一不小心就會傷人傷己。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將自己的精明強幹偽裝成“無能”以迷惑對手,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見,“示弱”是一種資本,用“示弱”來換取別人的信任和感動,這一點很多人都難以做到。
示弱可以是個別接觸時推心置腹的交談、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有意以己之短,襯人之長。很巧妙地、不露痕跡地在他人麵前暴露自己某些無關痛癢的缺點,出點小洋相,表明自己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物,就會使別人對你放鬆警惕,對你產生親近之感。例如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的麵前不妨展示一下自己的低學曆,表明自己實際是個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別人麵前多說自己失敗的經曆、現實的煩惱,給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並非十全十美”的感覺。對眼下經濟狀況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適當訴說自己的苦衷,諸如健康欠佳、子女學業不如意以及工作中存在諸多困難,讓對方感到“他家也有一本難念的經”。某些專業上有一技之長的人,最好說明自己對其他領域一竅不通,袒露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鬧過笑話等。
古人雲:“鷹立如睡,虎行似病。”真正擁有示弱智慧的人懂得隻有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任重道遠的力量。《莊子》中也曾提出“意怠”哲學,“意怠”是一種很會鼓動翅膀的鳥,別的方麵毫無出眾之處。別的鳥飛,它也跟著飛;傍晚歸巢,它也跟著歸巢;隊伍前進時它從不爭先,後退時也從不落後;吃東西時不搶食、不脫隊,因此很少受到威脅。表麵看來,這種生存方式仿佛是保守迂腐的,實際上,在布滿陷阱與危險的生活中,這才是最安全、最實用的生存哲學。
為人處世,要使別人放鬆對你的警惕,巧妙地示弱是一種謀略,因為示弱能讓你得到別人的同情,進而化解對方心裏的敵對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