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來看看這個皇帝,雖然身體時常抱恙,但終究是一個不錯的皇帝,像愛民如子,勤政為民這種呢傳統的歌頌,就沒必要過多的敘述了,過多的敘述隻會心覺冗長,咱們就挑幾個重點的來看看這個皇帝有做過些什麼。
首先,他是一個好人,麵對著太醫院的太醫整不知道熬製著什麼仙丹妙藥灌自己,皇帝都是皺著眉頭把藥全部喝完,也不作過多的怨言,即便有時偶爾任性一下,發發‘龍威’,那也隻是偶爾的發泄發泄,因為他知道,這些太醫院的太醫們的職責就是如此,就是為了皇室的身體安危而伺候著,萬一有個閃失,這些太醫院的太醫們也都是要背負罵名的,多做總比不做的好,作為皇帝,他深深理解這個道理,他也絕不為難他們。
其次,他是一個老好人,不光對太醫院如此,對著方才的馬公公,他也是極富耐心的,馬公公敢這麼‘頂撞’自己,換做別的皇帝,不,不用皇帝,換做別的皇權貴胄,有奴才敢不服命令,輕則辱罵一頭,重則就是大刑伺候,可是身為萬人之上的皇帝,他卻並沒有濫用手上的職權,他明白整個世界的運轉規則是如何,既是對自己好,那也是對他們好。
再來,他是一個好皇帝,他雖不精通武學,並沒有武功的擴大地域疆土,但他在文治上,的確是有兩把刷子的,那所謂的止戈為武的{江湖禦守令}可就是他頒布的,要知道,打江山容易,坐江山實則要苦難很多,坐擁江山之後,普之下莫非王土,可偏偏就在這王土之內孕育著一整片廣大的江湖世界,而混跡江湖的江湖中人,各門派與各門派的恩恩怨怨,以及門派的勢力眾多,無非是讓朝廷頭疼的一個心病,但是這個皇帝他做到了,他做到了限製但不管製,疏通但不疏漏,門派與門派之間不再肆意惡鬥,百姓們也終於得意調生養息,安心耕種,的的確確帶來了不少的社會增益。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通情達理的好皇帝,他與生俱來的仁慈和柔軟,終究帶來了負麵的影響,作為皇帝,他位於世界的最高處,但他能理解底下的大部分苦難,能做到禮讓三分賢,可是這終歸隻是他一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像這位皇帝一樣。
而那總管太監李文新李公公,就是被皇帝的仁慈所衍生出來的產物,李文新看穿了皇帝心中內在的軟弱,一而再再而三的試圖搶奪著皇帝手中的權利。
正是因為皇帝的仁慈,李文新才會如此的肆無忌憚,才會如此的陰險毒辣,真是因為皇帝的仁慈,使得李文新對權利的欲往終日漸長。
也同樣正是因為這位明知的皇帝心懷的仁慈,在整個盛世的背後,卻默默地隱藏著一個極大的陰謀,而這個陰謀足以推翻這位皇帝所苦心經營來的盛世,使盛世變成災害不斷的亂世。
但悲哀的是,似乎所有人都知道這個陰謀的存在,偏偏這個皇帝,他自己卻毫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