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理
潺潺湄南,幽幽古寺,陽光下傾瀉了一地的塔影,古魅而俏皮。我在有著600多年曆史、四麵都是佛像的大吉祥寺裏,拾起地上潔白的雞蛋花,輕輕地放在大佛修長的手上,雖隻是“借花獻佛”,卻也是我對這不倒的古塔和生活在這古塔下的人們的深深敬意。
2011年那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令人記憶猶新,先是泰北連續暴雨,山洪暴發,英拉總理從災區視察回來不久,大城府就爆出一座河邊的百年古刹已遭水淹的消息,緊接著肆虐的洪水來勢洶洶地吞噬著整個大城府這個離首都曼穀隻有80多公裏的城市,不等人們反應,曼穀就告急了。市民蜂擁至超市,搶購糧食和水,盡管後來出了每人隻能購買兩瓶礦泉水的限購令,但超市裏的水、食品基本上都被搶購一空。使館除了做好安全防範和食物儲備,還啟動了零報告機製,同時也做好隨時轉移外府的準備,幸運的是大水離使館隻有約3公裏的時候就不再前進了。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讓泰國陷入了重重困難的包圍中,盡管政府調動了上百台抽水設備日夜不停地往海裏抽水排水,但是洪水還是盤踞了一個多月遲遲不肯退去。
11月10日,大水還沒有完全退去,我們駐泰國使館文化處便整裝待發,去往受災最嚴重的大城府,參加泰國*、旅遊局、大城市政府在大吉祥寺古塔前舉辦的“重建大城清潔日”活動,給這處被水浸泡了一個多月的古跡遺址做清潔工作,支援災區重建。通往大城府的路上,一片狼藉,高速路的高架橋上停滿了來避水害的各種車輛;一片澤國的廊曼機場內,幾架飛機還孤獨無奈地被洪水泡著;路兩旁的居民有的水有的坐簡單的竹筏或塑料盆在運送物資;加油站、來不及開走的車無一幸免地被洪水吞沒。到了大城府,死木枯草,百廢待興,眾多古跡遺址在洪水中搖搖欲墜,讓我們這些文化工作者跟著揪心,好在洪水正逐步退去。很多誌願者都來參加這次活動,他們中很多人的家園都在這次洪水中徹底毀了,當看到我們甩開膀子清掃淤泥時,他們報以一個感激的微笑,接著繼續埋頭幹活,比我們掃得更賣力,邊掃邊唱。一個記者采訪一個失去家園的誌願者:“你下一步打算怎麼辦?”誌願者指了指大吉祥寺那個“大斜塔”,自豪地說:“看到嗎,那塔都沒倒下,佛祖一定會保佑我重建家園的。”是啊,大家都以為被洪水無情浸泡的古塔必倒無疑,然而,在洪水漸退、枯草縱橫、殘垣斷壁、滿目瘡痍的世界裏,古塔卻依舊在夕陽中傲然聳立。
在高66米的大佛塔上我思考著一個問題:處在衝積平原的古塔曆經百年風雨,台階上的紅磚都被踏出了坑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整個塔身開始傾斜,塔基時刻都在下沉,特別是經曆這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災後,為什麼這座塔身傾斜至少30度的古塔直到今天還巍然屹立?也許大古塔真的舍不得這個祥和的小城和人們,她也像大樹般隻為深深紮根在她深愛的土地。我很感動,她就這樣用這種站不穩但堅決不倒下的精神鼓舞了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我對著古塔虔誠地合十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