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六章 返校 第8節(1 / 2)

“現在提問呀。”伯素的思緒被這一聲拉回了大學英語課堂,也從心底裏泛出一陣膩歪,卻不得不湊近張宇看看剛才老師都講了些什麼。聽著這些同學鳥語般的發音和蹩腳的翻譯,伯素怎麼也無法跟嚴複先生提出的英文翻譯的標準——“信、達、雅”聯係在一起,不由得臉先自紅了。從初中一年級接觸英語開始至今7年有餘,居然整出這麼一嘴垃圾,真是讓人悲哀。已經發生的更悲哀的事情是這些所謂的“天之驕子”連中國的那點東西也快丟完了。在這個世界上能把事情整成這個樣子還恬著臉活著的也就隻剩下中國教育界和足球界了。伯素覺得自己英語說不好也罷了,這些幾乎整天泡在英語海洋裏幾達10年之久的人也不能流利的講出英語,就不是某一個或者幾個人的問題了,而是整個體係出了問題。有哪一個國家會不計成本的全民的去學習一門外語,估計也隻有朝鮮、中國這樣的國家了。其實伯素並沒有興趣關心這些被無數人念叨了無數遍的破事兒,他隻是為了那些被浪費掉的青春感到惋惜而已。“成就來自興趣。”伯素從無數血的教訓裏總結出了這句話,一個人如果既沒有天賦也沒有興趣的話,他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成功會非常非常的困難。他從小受的教育是“成功是1%的天份加99%的汗水”,現在他覺得這句話應該是一個天才用來鼓勵另一個天才的話,卻被中國或者世界的笨蛋拿來鼓勵整個世界。如果99%的汗水就能心想事成的話,那麼為什麼世界上隻有幾個人會造原子彈而大部分的人還在賣茶葉蛋?這個世界是講天賦和興趣的。明白了這些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大多數的人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到頭來仍舊達不到那些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去幹這件事的人所能達到的高度。盡管這樣的事實是殘酷的,會傷害到很多發奮的生命,但是這就是事實。它不以任何人和任何很多人的意誌為轉移。中國人老是講“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可是實際上自古以來把鐵杵真正磨成針的隻有那一個人,而受之感染終成“詩仙”的李白先生有誰敢否認他本身就是個天才呢?你讓範進同誌磨一萬根鐵杵成針他也達不到李白的境界,最多也隻能再中一個舉而已。所以,伯素早就得出了一個結論:“300%的成功來自101%的天才+101%的興趣+98%的汗水”。伯素一直想不明白英語的應試教育已經“人人喊打”了卻仍然成不了“過街的耗子”,他一直以來都將之歸因為精於做官的人“智商都少的可憐”,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訴他這是“利益使然”他才恍然大悟。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是比“利益”更好的粘合劑了,它能把散處各地的物體緊緊的粘合在一起,針插不進水潑不進,要想“破”它隻能用金箍棒,狠命一擊,讓它在持續的動蕩中灰飛煙滅,讓它粘合的所有東西全都粉粉碎。既然他不在乎,我們更不在乎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等,等到齊天大聖從天而降的時候,等到他用那無堅不摧的金箍棒打碎這“利益粘合體”。伯素喜歡說:“隻要你願意死,我就願意埋!”誰怕誰?伯素正在胡思亂想,卻看見前邊的莊婷站了起來,差不多整個教室的雄性目光都被吸引了過來。他甚至能感覺到莊婷在微微顫抖,像極了風中的花朵。可是她一張口伯素差點噴出來,那翻譯整個叫不是人話,磕磕巴巴的連自己估計都磕暈了。伯素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他覺得自己比莊婷都汗顏。等到莊婷磕巴完了,教室裏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伯素都能聽見身邊張宇的心跳聲。良久,李老師吐了一口氣後說:“好,坐下吧。”頓了頓她接著又說道:“我很懷疑你們課下都看過書嗎?你們就拿著這樣的英語去走向社會嗎?你們連自己的課文都應付成這樣將來如何應付外國人和外文資料?你們不要總想著糊弄,你們糊弄的是你們自己,是你們的良心和未來。”伯素發誓這一刻他被打動了,他甚至找到了那些英語題試著去翻譯,卻又聽見李老師繼續說道:“我告訴你們,你們就糊弄吧,我看看你們怎麼過四級?我告訴你們,過不了四級在咱們學校是拿不到學位證的。”伯素低著頭默默的聽著講台上繼續著的訓示,這聲音慢慢變成了尖尖的指甲,撓在他那越變越像玻璃的心上,尖利而異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