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八章 劫後劫 第12節(1 / 2)

等待的時光是那麼漫長,老天爺仿佛把一天像鐵棍一樣拉長了,日子越發顯得纖細而無趣。伯素慢慢摸清了校團委“人潮起人潮落”的規律,他會早早的來到校團委,等程主任一開門就開始打掃,被除了高、程兩位領導之外的人看到他幹活的機會越來越少,每次人潮起的時候他已經舒適的坐在程主任的對麵看書或者抄寫稿件,很多人誤認為他也是領導老師。他學會了適度的偷懶,在不被發現而且不影響整體清潔的情況下開始節省一些環節,先是節省一個環節,慢慢的二個三個四個,到最後索性徹底省略,幹活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他盡量當著程主任的麵幹活,哪怕他可能一眼都沒有看過他。當然,他已經摸清了高領導來上班的時間規律,每次高領導一到辦公室,都會看見他費力清掃的身影。高領導對他的讚揚越來越多、越來越滿意,有一天甚至當著程主任的麵送了他一個厚厚的筆記本,笑著對他說:“小夥子,你很不錯。這個給你,要好好學習呀。小程,你要多照顧照顧他。”起初的那一刻,伯素的心頭劃過一點點不好意思,但是很快就釋然了,愉快的接受了高領導的禮物和表揚。

天氣一天暖似一天,那天在校團委“小禮堂”伯素甚至看見小磊穿了一身白色的長裙,越發顯得萬綠叢中一點紅般的耀眼。不過伯素倒是很擔心她會凍著。大京的春天,中午可能熱極,早晚卻很涼,讓人根本不知道該穿什麼好。看到無數雙熾熱的眼睛盯著小磊看,伯素倒是笑自己鹹吃蘿卜了。在這些聚光燈的照耀下,她不出汗都難,哪能凍著呢?不過在看不到她的日子,伯素幾乎很少想到她了,因為他現在被要去燕京的喜悅包裹著,幾乎淹沒。韓煙幾乎一天一個電話,催他訂票,跟他報告他倆即將開始的吃、住、行、玩的安排,詳細到每小時每分鍾。提前7天,伯素就定好了30日下午去燕京的火車票,焦急的等待著那一刻的到來。教毛概的小老頭老師布置了一片文章:“淺論毛主席思想在現實中的意義”,約定周五交上去,他會擇其中的幾篇優秀者在30日下午的毛概第二節課上公開宣讀。毛概是大課,這倒是一個露臉的好機會,不過伯素算了一下時間,自己隻能參加第一節課。失去這麼一次機會,伯素感覺很可惜,但是跟偉大的愛情相比,這樣的犧牲還是值得的。他本打算應付過去了事,可是在查資料的過程中,他對“毛主席思想”有了更深的認識。最初他對毛主席的了解,除了來自民間口說及電視演繹之外,最深的大概就是他的高中語文老師了。這個語文老師姓閆,名字他已經記不得了。閆老師是他的高四語文老師,其實最初不是閆老師代他們班的課,但是因為時任的語文老師水平太次,以至於在“學生代表大會”上被他們班的“班級代表”“倒”下了台,換上了閆老師。伯素現在想,那個時候陽翟縣第三高中還是很有一些新氣象的,比如這個“學生代表大會”。學生代表大會代表由本班全體同學匿名投票產生,比例大約是每二十人產生一位。學生代表可以廣泛征集全班同學的意見,在校領導參加的“學生代表大會”上就本班差生的表現及去留、班主任的去留、任課老師的去留、體育課留取等本班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代表的“呼聲”還都能被采納,實在是西方人民的完美再現。那次“倒”語文老師大會伯素是5大代表之一。他記得很清楚,他們5個人在“園丁樓”3樓的小會議室裏與學校的5位領導-校長、副校長(2位)、教導主任和畢業班總務長相向而坐,就事先擬定的問題發表意見。其他的事項都沒有太多的異議,在語文老師的問題上,伯素他們五個輪番指出了他的幾大“罪狀”。當然這些都是全班同學公論後的結果,像“脾氣不好,愛罵人”啦、“總是喜歡罰學生站”啦、“板書太快不等所有人抄完就擦掉”啦等等,事後想想沒有一條跟教學水平有關,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如願以償”的好結果。這件事情讓伯素有成就感了好久,直到有一天當他看到被他們倒掉的語文老師蹬著自行車從他麵前駛過的時候,背弓的像個蝦米,鬢邊的白發被風吹得七零八落,他的心突然被刺痛了,他覺得老師是如此的孤獨、如此的委屈。

而被換上來的就是閆老師。閆老師3、40歲年紀,個子矮小、麵龐清瘦,寫著一手漂亮的板書。他的嗓音富有磁性,說出的觀點大膽而新奇,好多都是伯素和他的同學們聞所未聞的。他不太記得是講哪一篇文章時講到毛主席了,閆老師在課上問道:“該如何評價對毛主席的崇拜?”下邊的回答五花八門,聽完了這些回答之後,閆老師輕輕笑著說:“對毛主席的崇拜不是被強迫的,而是這些人真心實意的崇拜毛主席!為什麼?因為在漫長的戰爭歲月裏,他們被毛主席的才能所折服,自然而然的去崇拜他、順著他!他們想當然的認為毛主席的任何決定都是正確的,隻要按照他說的去做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他們打心眼兒裏信服毛主席!”他頓了頓,掃視了一下台下,又說:“現在有些人對毛主席說三道四,說什麼‘三七開’!我認為沒有人有資格評價毛主席!為什麼?”他銳利的目光又掃過了伯素的眼睛,接著說:“因為沒有一個人比毛主席更偉大!沒有他偉大的人沒有資格評價他!中國,5000年出了一個毛主席!能評價他的人也許在下一個5000年!”時至今日伯素還記得閆老師的這些話,隱隱約約也認同他的觀點,但是他對毛主席的真實經曆和後世總結為“主席思想”的東西一點都不了解,甚至一點了解的興趣都沒有,除了為了考試。當在圖書館裏翻看著後人分析和解讀“毛主席思想”的文章時,他才發現自己對這個偉人的了解少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