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pp時代的思維(1 / 1)

視野

作者: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的田文苗副秘書長是設計專業出身,早期曾投身IT,如今又回歸設計界,致力於推動中國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所以我在向田秘書長請教中國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狀況時,話題又不自覺地轉到了IT,圍繞著蘋果討論其App模式。田秘書長的觀點是,App的智慧和資源整合模式迎合了當今時代發展的大勢,工業設計受到重視也同樣得益於其與App一樣,是一種資源和智慧整合的過程。

田秘書長的觀點從側麵印證了App的流行和被推崇,這個由蘋果創造的新軟件應用和分發模式,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產業思維:資源和智慧聚合,平台和資源開放。

上周蘋果剛剛公布了App Store的銷售數據,在過去的3年間,蘋果App下載累計超過了150億次,目前蘋果商店中App總數超過了42.5萬個。而另一個平台Android,2010年底App數量也已經超過了20億個,下載次數超過25億,去年的年增長率高達544%。

App除了自身具有的商業價值外,還直接推動了基於該平台的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的發展,讓終端設備變得無限可能,從而讓IT應用從硬件主導轉變成了軟件主導或者App主導。如今App已經從單純的服務於終端和設備延展到了社交網絡、電子商務、搜索等幾乎所有的互聯網應用平台。

App的成功源於其“共同勞動、共同富裕”的開放公平原則。蘋果、穀歌、Facebook、騰訊、中國移動、淘寶等“富豪”,將它們的平台、終端、用戶、流量、資源整合打造成平台,開放給開發商和開發者,開發商和開發者基於它們的資源、能力和對用戶的洞察、理解,開發出滿足市場和用戶需求的App,與平台商分享App收益。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這顯然是一種雙贏甚至多贏的商業思維。基於App模式,不僅有蘋果、穀歌和Facebook們的成功,也帶來了Rovio和zynga們的成功。

最為重要的是,通過這種開放共贏,可以廣泛激發彙集民間智慧,直接與用戶對接,實現無限可能,不僅可以滿足現實需求,還可以發現需求、創造需求和引導需求。

如今,隨著App應用的普及和影響力的擴大,App已經成為一種走紅的經濟現象,不僅其商業模式被複製,其思維模式也被應用和延伸。在企業自我創新乏力的時候,可以考慮適度開放自己的資源,幫助他人成功的同時,彙聚分享他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