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2章 太子爺兵敗揚州,通城虎捉妖崔府(1 / 2)

這個世界的地理與真實世界並不完全相同。

比如說陵州,在丁山的記憶裏是山東的一個州府,但在這裏,卻屬於江寧郡,距離金陵也就兩三百裏地。快馬奔馳兩三個時辰即可到達。

陵州已經非常接近武三思和李旦交戰的主戰場了,再往前走就得與李旦兵戎相見。所以,薛剛就以病情加重為由,賴在這不走了。

武三思深知王元寶出京的內情,隻以為他是被趕出京城心中不滿,要來個出工不出力。盡管對王元寶的這種行為非常不滿,但礙於他右控鶴監監正之職,武三思也就忍了,並不催促。

就這樣,薛剛的五千兵馬在陵州城內駐防了一月有餘。

陵州知府崔賢才也是個知情識趣之人,非但沒有對此表示不滿,反而用實際行動了表示歡迎——大軍供應絲毫不缺,上供給薛剛的“土產”也異常豐厚。

薛剛也投桃報李,對手下禦林軍嚴加約束,沒有發生什麼擾民之事。

可以說軍民雙方相處地非常融洽。

這一日,薛剛閑來無事,正在與新收服的兩員大將張成斌李元興閑聊。忽然有人來報,陵州知府崔賢才來拜。薛剛趕緊起身,帶著二將親自相迎。

客廳之內,雙方分賓主落座。

略微寒暄了幾句過後,崔賢才清咳一聲開始了正題、他抱拳拱手道:“恭喜王中郎,賀喜王中郎!”

薛剛微微一愣,道:“但不知喜從何來?”

“中州公武三思的大軍已經破了徐逆,徐敬業身死。妖人李旦以及駱賓王、馬周等人不知所蹤。徐氏全族除了徐敬業長子徐美祖以及三子李成孝之外,全部遭擒。這場大亂基本上算是平了。”

“果真如此?”薛剛故作不知,道:“不是前些日子兩軍還在相持嗎?怎麼中州公這麼快就把賊軍一鼓當平了?”

“是這麼回事。中州公手下有個小校名曰鐵頭。此人最是狡詐……啊,不,是聰明。他原來是個飛天大盜,飛簷走壁如履平地。這次受了中州公的命令,帶五百軍卒向徐賊詐降。”

“然後呢?”

“中州公兵力雄厚,他遣一部分人馬偷偷渡江,襲取揚州。主力卻依舊與徐賊僵持。那妖人李旦正在揚州城內,見朝廷大軍殺至趕緊向徐賊求援。於是徐賊就分兵五萬給馬周,讓他領軍回援。”

崔賢才頓了一下,繼續道:“鐵頭巧言善辯,很快就得到了徐賊的信任,當上了他的親衛。馬周走後的第二天,整好是鐵頭值夜。於是,他潛入中軍賬,把徐逆一刀梟首。”

薛剛道:“鐵頭算是立了大功了。賊軍群龍無首,將無戰心兵無鬥誌,必然大敗。”

崔賢才道:“正是如此。中州公趁機猛攻賊軍的營寨,大獲全勝。然後,他又挾大勝之威,兵圍揚州。一場大戰,又是朝廷大勝,取了揚州城。”

這番大戰的經過如何,薛剛是早就知道的。

當然,不是因為他的消息比崔賢才還靈通,而是來自後世丁山的記憶。剛才之所以故作不知,無非是想看看,其中的細節與自己所知有何不同罷了。

現在看來,沒有自己這個變數存在,這個大戰的過程與後世書籍的記載並無差異。

薛剛道:“多謝崔知府。武三思那廝欺某家重病在身,已經多日不向我通報軍情。要不是您,我還被蒙在鼓裏。話不多說,現在形勢緊急……呃……您今日之恩,在下必有厚報。”

這話就近乎逐客令了,但這個逐客令並不討人厭。本來麼,爭功諉過那是官員的基本素質。

如今大亂已平,王元寶卻寸功未立。他現在最要緊的,是看看有什麼功勞可以搶過來。另外再和武三思商量商量,自己守衛陵州有什麼重大的戰略意義。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得往後排。

不過,逐客令雖然下了。崔賢才這個官場老油條卻絲毫沒有要走的意思。

他坐在那裏,輕輕喝了一口茶,似乎還有未盡之意。

薛剛問道:“崔知府還有別的事?”

“呃……王中郎,不是老夫挾恩圖報,實在是有件事非您出馬不可。老夫今日前來,首先是向您通報這個消息。不過最主要的,還是為了另外一件事。”

薛剛剛才之所以要下逐客令,不過是到哪山唱哪歌,做出符合王元寶身份的正常反映罷了,其實內心並不如何著急。

他本來就是愛打抱不平的性子,聞聽此言頓時來了興趣,道:“哦?但不知到底是何事令您為難?隻要某家能幫得上忙的一定幫。”

“這是下官的一個私事。呃……王中郎可知在下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