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一陣漣漪閃過,一個仙風道骨的道人顯出了身形。
這人大家都認識,正是現如今的截教之主,金碧風!
大敵當前,唐營的內部裂痕驟然縮小。
薛剛越眾而出,沉聲道:“原來是金教主。不知今日前來有何貴幹?莫非是想與我唐營上下做過一場?”
“哪裏,哪裏。”老道微微一笑,道:“貧道今天來不準備打仗,而是要和忠孝王談一樁買賣。”
“買賣?咱們之間有什麼買賣可談?”
金碧風胸有成竹地道:“這可是一樁大買賣……如今天下兩分,一為大周,一為大唐。然而,唐主昏庸無道,致使英雄遭陷,壯誌難酬。您還不知道吧?想當初在劍南道敗壞您名聲之人……”
薛剛當然知道那武剛身份蹊蹺,他明著是武則天的人,實際上卻是受了李顯的指使。
不過,在這把話說開了有利無弊。
三爺打斷道:“別說那些有的沒的,咱們水賊過河甭使狗刨,你究竟想說啥?”
“好,忠孝王快人快語,貧道也就不藏著掖著了。”
金碧風頓了一下,繼續道:“李家氣數已盡,才有大周代唐而立。你扶助李唐複辟,實乃逆天而行。不如廢了李顯,誅了李旦,自己登基坐殿。到時候,南屬薛氏,北屬武氏,你也為一朝人王地主,豈不快哉?”
金碧風想幹什麼,稍微智力正常的人,用腳後跟一想就知道。
此乃陽謀,若是薛剛允了,因為要花時間整頓內部,大周又可拖延很長一段時間,最後弄成南北朝對峙也不是不可能。
薛剛要是不允呢?也沒關係。
他和李顯之間本來就貌合神離,現在經由金碧風把話挑明,就是把最後那層窗戶紙完全捅破了。
到底有沒有這層窗戶紙,其效果可是天差地別。
這年頭畢竟講究忠君之道,沒有十分正當的理由,就是薛葵和薛蛟,到底傾向何人,那還真不好說。
內部思想一混亂,大周還是可以大得好處。
金碧風說完了這話非常得意——我不光修為高深,還辯才無礙。此言一出,就可抵可幾十萬大軍,薛剛無論回什麼,都落入了我的算計之中。
然而,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之外,薛剛於不可能之間,把他的陽謀完全化解。
“嘿嘿,金教主,你把某家也看的太小了。我薛家世代忠良,焉能做出背主自立之事?”
“當初王莽篡漢之前,那名聲不比你好得多?”金碧風不以為然地道。
“這麼說來,您是不信我說的話?”
“當然。”
“好,那我就讓你相信!”
心底無私天地寬。
薛剛早就下定決心不染指帝位,應付起這種挑撥離間來,就從容多了。
當即,他吩咐人取了三柱香點燃。
薛三爺跪倒於地,道:“以天為證,不光是我薛剛,但凡薛氏族人有人篡唐自立,天降霹靂,誅吾全族!”
轟隆~~
憑空響了一個旱雷,眾人直感覺一股莫名的壓力傳來,知道這是世界在回應。
就算不談在地底世界的天眷,以薛剛現在的身份,他發誓言,也足以引起天人感應了。
這還沒完,薛剛又道:“以地為憑,不論跡隻論心,但凡薛某有了染指帝位之心,就讓我死無葬身之地!
轟隆隆~~
大地震顫,亦有所應。
李顯聽到這裏,剛才被薛剛逼迫的鬱悶感一掃而空。
和皇位比起來,小小的王孝傑算什麼?一時之氣又算得了什麼?
什麼都能作假,天人感應可做不了假!
不管是薛剛是真君子還是偽君子,這兩條誓言一出,他就斷絕了篡位的可能!
換言之,自己這個大唐天子之位,算是坐穩了。
他高興地道:“朕早就知道忠孝王忠義無雙,咱們君臣相得,又何必發此毒誓呢?過了,實在有些過了。”
“陛下別著急,我還有第三樁誓言呢。”
薛剛站起身來,高聲道:“在場的諸位將軍都是大唐的中興之臣。今天,我想和大家做一個共同的誓約。”
“忠孝王有話請講,吾等無有不從。”人們齊聲應道。
“好,那我可就說了。吾與眾位約,非李氏後人,不得登基為帝。若有違者,天下共擊之!”
想當初,漢高祖得了天下,曾經以殺白馬的方式與諸將約定: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薛剛此言,與白馬之盟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人都想到了,李顯也不例外。
他心思電轉,馬上就補充道:“還要再加上一條:國以永存,施及苗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