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節 不要在網上尋找感情寄托(1 / 2)

隨著網絡的普及,青少年已經開始不滿足於上網聊天,對他們來說,上網與談戀愛的完美結合就是網戀。

林濤是一名中職學生,學習成績很優異,在一次數學競賽中,他取得了第一名。父母很是高興,出於對他的獎勵,便在家中配了電腦,並且包月上網。父母對他寄予很大的期望,但是,近段時間卻發現他總是神情恍惚,目光呆滯,學習成績落到班級第三十幾名。當月電話費陡增到千元之巨,同時,一個外地的長途號碼引起了家長的注意。通過與林濤的談心,父母才得知,他通過網絡結識了一位14歲的外地女生,二人互通了情況。經過3個月的網上聊天,已經到了焦不離卿的地步。由於沉迷於網戀,他現在天天都盼著下課回家跟他的女朋友在網上見麵,根本沒心思學習。

如今的青少年學生都是在一個和平、穩定而又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成長的。從大環境來看,他們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成長的一代人,又是與網絡在我國發展同步成長的人。市場經濟的多元化、信息化、開放性、多樣性,必定帶來價值取向的多樣性和人格的多重性,對於成長期的中學生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衝擊和誘惑,而基於虛擬,開放特征而建構的網絡社會則在可能性上加劇了這一影響。

從小的環境來看,當代青少年學生基本上是獨生子女,物質相對豐富。而且,如今的社會生活節奏有了明顯的加快,有很多父母為了工作而忙碌不停,根本就沒有時間用來與子女進行交流、談心,還有部分家長即便對孩子表現出了關心,但也隻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況,忽視了他們的心理感受,導致孩子內心孤獨、精神世界空虛,進而在網上尋求慰藉。青少年學生發生網戀的例子已不在少數,而且就目前的形勢看,大有發展蔓延之勢。

曾有一位中年男士這樣說:“有一段時間,我閑極無聊,就上網聊天玩,那些小女生真好騙啊,我說什麼她們都信,還真以為我是個年輕帥哥,想約我見麵呢。說實話,後來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很無恥,再也不忍心騙下去了,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還有我這份良心吧?那些青少年學生真讓人擔心啊……”

正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學生,在這個e時代的潮流中,接觸網絡都帶有一種好奇心,會有一種新鮮感。也許,他們能夠通過網戀這種渠道來發泄自己的情緒,得到一時的“快感”,但這僅僅是短暫的夢幻而已。網絡本身是虛幻的,真真假假,正好給那些圖謀不軌的人鑽這個空子,他們利用人們對網絡的美好憧憬而進行犯罪。所以,青少年學生不得不慎重的思考一下,不能整天沉迷於這種虛擬的網絡情感世界裏。更何況,我們現在還是一位未成年的學生,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網戀隻會浪費我們大量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甚至給我們年輕的心造成不可磨滅的陰影,影響我們的學習,這勢必會為自己的前途發展埋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