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賞賜(2 / 2)

郭家和之前完全是兩個樣子,到處都有垃圾,早起吃飯的鍋到中午了還沒人刷。

郭老太太和郭老爺子也明顯變瘦了。

自從王軍一家人離開後,家裏沒有了家務主力軍,很多事情都沒人做了,盡管郭老太太也命令老三媳婦做家務,但周氏不是軟柿子,她根本不理會郭老太太的話。

郭老爺子不時想起王軍一家人,想起巧雲做的美味飯菜,但他注定吃不到了。

王文珺想了半天,也沒想到如何解釋清楚幹旱和他們家沒有半毛錢關係。她隻能幹著急。

幹旱又持續了一個月,一些窮人家的糧食吃光了,什麼吃的也沒有了,實在太餓的時候,他們隻好去山上找吃的,就連樹皮都有人吃了。

漸漸地,有人出去逃荒,有人被逼走上偷竊之路。

原本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沿江村風聲鶴唳,其實不僅沿江村如此,同樣的一幕在很多村莊裏發生著。

王文珺他們家,因為後院種了菜,加上王文珺不時從隨身空間拿出各種食物,他們家沒有受到饑餓的困擾。

但王文珺他們在外人麵前,可不敢表現出吃飽的樣子,因為每個人都餓紅了眼,極端的事隨時有可能發生。

賣孩子換饅頭吃的事情不時傳出。

王文珺暗自慶幸分家了,慶幸王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如果沒分家,如何王軍還愚孝著郭老太太夫婦,沒準郭老太太為了吃的,讓王軍賣孩子的事都可能做出來。

沿江村所在的東北大地都籠罩在幹旱在饑餓的氛圍中,天空中霧蒙蒙的,每個人都好像變得不正常了。

這一天,一對官差敲鑼打鼓走進沿江村。

“小四回來了,是小四回來了,他來接咱們了,咱們的苦日子到頭了。”郭老太太聽到官差的聲音,以為是自家老四郭川回來了。

郭川在外地做官,那裏沒有受到幹旱的侵擾,反而風調雨順,郭川的官老爺日子很爽。

郭老太太把家裏遭受幹旱的事情托人帶信給郭川,按日子算來,郭川應該知道這件事了。

正是因為如此推測,當村裏響起官差的聲音時,郭老太太理所當然地認為是郭川回來接她去享福。

她慌慌忙忙跑到院子門口,隻見那對官差在自己家門口並沒有停留,反而一直向西走。

“哎,你們走錯了,我就是郭老太君,你們快來接我啊。”郭老太太喊道。

官差們根本不理會她,都用看神經病的眼神看著她,因為她想兒子做官做瘋了。

“王軍,接旨。”官差們直接走到王軍家門口才停下,一個公鴨嗓子喊道。

外麵的動靜早已驚動了王軍,他連忙帶著一家老小走出來,跪拜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公鴨嗓子一句句地宣讀著。

原來,林大夫把太歲獻給皇上後,皇上很高興,詢問太歲的來曆,林大夫就說了王軍的情況。

皇上一高興,大手一揮,要給王軍賞賜,賞賜內容是文銀千兩,綾羅綢緞無數,又賞給王軍一個小官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