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少功:文無定法,很難有個好小說的行業標準。不過有些基礎標準繞不過,比如標準之一,我歸結為八個字:始於情感,終於人物。什麼叫“始於情感”?就是對筆下的東西有感覺,有情感,有某種衝動,不是搬個理念或者技巧來嘩眾。什麼叫“終於人物”?就是要落實於人物,把人物寫得鮮活、結實、豐富,不能成為一些華麗的影子和流行的標簽。沒有這一條,玩結構、堆情節、秀文體,就都成了空中樓閣,畫鬼容易畫人難。
中華讀書報:您是最重視文體探索的中國作家之一。是什麼原因使您具有這樣的探索精神?擅長在西方文學中汲取營養的作家在一段時期內成為先鋒作家,但是另外一些人,外語能力強的作家,比如您,似乎走得更遠。
韓少功:西方文學是他山之石,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特別是在上個世紀,中國第一流的作家和學者幾乎都在學外語,都在做翻譯,因此30年代至80年代的翻譯質量總體上最高,使中國文學創作受益匪淺。但後來的情況有些變化。一是出版社熱衷於搶檔期,拚市場,粗製濫造者多。二是外語教學的應試化和功利化。我就遇到過很多這樣的才子,詞彙量不算小,語法點都精確,肯定能考出高分,但一旦離開課本,對很多尋常的曆史和文化知識,常常是一臉茫然。有一次我說到自己的知青經曆,說“農村就是我的大學”,一個學西班牙語的博士竟然拒絕翻譯,似乎覺得這句話不通。這樣的人來做文學翻譯,豈不可怕?我這裏的意思是說,語言不僅是工具,更是一種文化,眼下很多外語人才的文化修養不夠。當年梁實秋建議每一個中國作家都來翻譯一本外國文學,支了一招,但眼下實行起來太難。
中華讀書報:能談談翻譯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嗎?據說當時很多出版社都拒絕出版?後來是什麼機緣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