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遠的月球,永遠的阿姆斯特朗(1 / 2)

永遠的月球,永遠的阿姆斯特朗

視野

作者:曹玲

隻要是曆史書,阿姆斯特朗就是“其中的一頁”。

離世

2012年8月25日,世界首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員、美國人尼爾·阿姆斯特朗逝世,享年82歲。他的家人在一份聲明中稱,阿姆斯特朗死於8月初心髒搭橋手術後的並發症。

和他一起執行“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的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難掩悲痛地說:“今天,我的好朋友,我登月的好夥伴亡故了。我感到深切的悲痛。”奧爾德林心中一直懷有一個夢想,他期盼2019年7月20日,他能和阿姆斯特朗,以及當初一起登陸月球的同伴麥克·科林斯三個人攜手慶祝登月50周年紀念日。“我們想再為探月做點什麼,而現在這個夢想再也不可能實現了。我相信尼爾的精神將與我們同在!”

美國總統奧巴馬為阿姆斯特朗發表了悼詞:“尼爾是美國最偉大的英雄之一,不僅在他所屬的時代,就算縱覽於整個曆史也當之無愧。當他和他的同伴在1969年乘坐‘阿波羅11號’起飛時,他們背負著整個國家的期望。他們以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宣告,美國精神可以探索到那些看起來甚至無法想象的領域——隻要有充分的動力和才能,我們無所不能。尼爾首次踏上月球表麵,是被人類曆史永遠銘記的偉大時刻。”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發表聲明說,隻要是曆史書,阿姆斯特朗就是“其中的一頁”。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首席曆史學家史蒂芬·迪克說,1000年之後再回首,那時的人類或許會將“阿波羅11號”登月的壯舉列為人類在20世紀做出的最偉大成就之一。“將人類送上月球不僅激勵了美國,也激勵了整個世界。20世紀60年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似乎一切都是錯誤的,而‘阿波羅11號’的登月壯舉讓人們看到我們可以實現的偉大成就。”

高懸夜空的月球所展示的力量是其他方式無可比擬的,阿波羅計劃的成功給當時社會帶來的信心也是前所未有的。

登月

1930年,阿姆斯特朗出生於俄亥俄州沃帕科內塔小鎮。他的登月之路始於1949年,當時正在學習航空航天工程的他被美國海軍征召入伍,之後在朝鮮執行了78次戰鬥飛行任務,然後回到美國完成學業。1955年,阿姆斯特朗加入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前身——美國國家航空谘詢委員會,成為一名試飛員,駕駛過X-1B型以及北美的X-15等一係列的噴氣式飛機以及螺旋槳飛機。

在實施X-15項目期間,阿姆斯特朗表現出了他在超音速飛機飛行控製係統方麵的天賦,以及研發高速飛行器和模擬器的工程技能。同時,他被選入X-20“動力倍增器”飛機的飛行員顧問小組,X-20的設計思路是要成為一種能在太空中使用的戰鬥機。之後,他又被選為這個計劃的6名飛行工程師之一。

1962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始選擇第二批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提交了申請表。多年後才有人披露,當時阿姆斯特朗的申請表比1962年6月1日的截止日期晚了一個星期才到。阿姆斯特朗以前的同事迪克·戴(Dick Day)當時已經在載人航空中心工作,他發現了這份遲到的申請,趁沒人注意把文件悄悄塞進了其他申請表中。

1962年9月,阿姆斯特朗正式成為一名宇航員。他的首次太空之行並不著名,他擔任“雙子座八號”宇宙飛船的指令長,飛行員是大衛·斯科特(Dave Scott)。“雙子座八號”飛船的任務為與無人操控的“阿金納”(Agena)目標飛行器實現首次空間交會對接。阿姆斯特朗控製雙子座飛船與目標飛行器人工對接,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第一次實現軌道對接。但是沒過多久,飛船結合體開始異常翻滾,兩名宇航員不得已脫離了“阿金納”目標飛行器。這之後飛船出現更為嚴重的故障,以每秒一周的速率進行翻滾,飛船內所有的物體都貼到了艙壁上,狀態控製器的閃光燈不斷呈現快速閃爍的信號。阿姆斯特朗不得不重新載入飛船係統,盡快返回地球。他們終於降落在太平洋上,而預定的降落地點為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