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真跡,而且是其在修為巔峰之時,寫下的一帖逍遙遊,其中價值,無可估量。

就如同青墟山下老子寫下的一篇道德經一樣,這樣的一篇文章當中,蘊藏著無上的經義、奧義,常人見到,都能夠從中得到不小的好處,對於修行之人而言,更是益處無窮。

更何況,莊子的逍遙遊,從某種意義上,對應的正是鯤鵬法,對於江城而言,有著無與倫比的絕大好處。

展開古卷,撲麵而來的,是一種透人心脾的逍遙意境。

早在見到古卷之時,江城就已經有所預料,但這種大逍遙、大自在的意境展開,那種展於字裏行間的道韻宛若實質一般的充斥在整個院落當中。

幾乎是心有靈通一般的,江城在這一刻,仔細研磨那每一個古字的同時,把一幅獸皮古卷,也鋪展開來。

持筆良久,沾染一點以妖獸精血和雲墨混雜的墨汁,江城想要趁此機會,將這一幅鯤鵬煉形圖,真正的補充圓滿。

而且江城也知道,這一幅圖,其實就是自己現在的心境,道武境界。

隻要能夠能夠將這一幅鯤鵬煉形圖補全,原本至於自己的桎梏和壁障,就會順其自然的直接破開,甚至就連在七星境界當中,也能夠一路修行無阻。

鯤遊北海,浩瀚不知其幾千裏,浩蕩水汽,彌漫在無窮無盡的天地宇宙之間。

等到江城的心神沉入其中,方才猛地發現,那根本不是什麼所謂的北海,而是一方真正的,宇宙星海。

也沒有什麼浩蕩水汽,是天地間無窮太陰,伴隨著大鯤遊動,讓整個星海都搖晃不已。

持筆三天,筆上墨汁幹涸,江城一次次的再次研墨,又一次次的愣在原地。

到最終,江城放才發現,以自己的修為、心境、見識,哪怕是透過《逍遙遊》,真正的看到了一尊遊弋宇宙星海當中的鯤鵬神獸,也根本無法落筆,描繪出其身上的一丁點神韻。

江城甚至有一種預感,一旦自己手中之筆,落下的時候,就是自己一身道基破碎,命隕當場之時。

直到這個時候,江城放才發覺,六星境界,似乎也是修行路上的一道坎。

在這一道坎上,江城曾經的所學所用,已經不再能夠起到太大的作用,就算是江城的精氣神在怎麼雄厚,也不管用。

六星境界,突破到七星境界,需要的是一種韻味。

以自身的道,與天地之間的韻,實現一種共振,也隻有這種道韻之上的共振,方能打碎六星和七星之間,那無形無相的桎梏。

六星境界,尚自屬於人體自身的一種強大和進化。

但強大到了一定的地步之後,如果對天地的認知不夠,就無法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

而在進化之上,稍有差錯,就是十死無生的結局。

就像是地球上古時代的人族,在自然界當中,進化強大到了一定的境界,便受到了天地的桎梏,那些病症、災害、氣候等,會對上古人族產生極大的限製。

然後人們發現了火、發明了房屋、織衣、醫學等等,這些,都是人與天地之間的一種共振和鳴。

江城現在要做的,比那上古人族麵臨的問題,更加嚴重。

因為江城要實現,自身與天地之間的共振,而不簡簡單單的是,以工具和外部手段達成這種共振。

而江城所唯一能夠動用的,便是自身的呼吸。

在江城的每一次呼吸之間,都有精氣神在淌動,一點一點的,滿滿與自己所見的那星海太陰之氣,緩慢融合。

這些太陰之氣的彌漫和浮動,便是那鯤的一部分神韻,也是江城最需要的一部分神韻。

足足七天時間,江城就那麼手持一隻幹涸的毛筆,呆愣愣的,保持了那種近乎奇異的狀態,不斷地調整著自己的呼吸。

吐納之術,這才是地球道家一脈,修行經義當中,真正的精粹之一。

以往江城所修行的道武境界,除了那太極總綱之中,有一段真正的吐納呼吸法之外,其他境界,全都是在這太極總綱之上,延伸而來。

畢竟隻是一小段的總綱,能夠支撐到江城把一身精氣神,推到六星巔峰,已經是極限了,現在的江城,就是在悟道境界當中,把這種吐納呼吸之術,推演下去,演化出更多的變化,更多的玄妙而來。

這種法,就連張九根都不能教授江城,隻能靠自己去領悟,否則的話,江城隻會走入張九根的道路之上,若是江城資質一般也就罷了,沿前人之路,走的順暢一點,也沒什麼不好。

但如果江城但凡還有點兒對於未來道行的追求,就隻有這種自己尋找到的法,才最為合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