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科學家聽到這項報告之後,一致同意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是有誰能夠獲準通過潛艇橫行的大海呢?德國潛艇的威脅,使當時沒有人敢離開英國本土,除非是從事純軍事行動。
但是,雖然沒有人能夠預測戰爭會在何時結束,皇家學會及皇家天文學會仍然充滿希望地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負責安排這次的觀測任務。委員會籌集了旅行所需的基金,選定了團員,並買妥望遠鏡、照相機及所有必需的設備。委員會主席是阿瑟·愛丁頓爵士。身為愛好和平的奎克郡人,愛丁頓爵士並不認為前去調查敵國科學家的理論是不愛國的行為。
戰爭在1918年11月結束,第二年年初,兩支探險隊出發了。為什麼派出兩支探險隊?因為日食為時短暫,而且很可能因為天色陰霾,無法拍下日食的情景。英國皇家學會認為,比較保險的做法是在地球上的兩處不同的地點拍攝日食情況——一處是巴西北部的索布拉爾(Sobral),另一處是非洲幾內亞海灣的普林西比島(Principe)。愛丁頓爵士率領第二支采測隊,在日食的前一個月抵達普林西比島。
這些英國科學家取出他們的望遠鏡(是當時最精確的),以及照相機(將使牛頓嫉妒不已)。當地的土著向這群陌生人提了許多問題。還有人很擔心地問道,如果太陽真的變黑了,他們怎能確定太陽還會恢複明亮?太陽的黑暗持續幾分鍾?他們希望這些聰明訪客的回答是正確的,希望不要產生不良後果。
日食當天的黎明,天氣陰沉而多雲,許多科學家擔心會白跑一趟。如果在日食發生的時候,烏雲遮住了星星,那麼他們的長途跋涉等於是白費了。
根據愛丁頓爵士的描述:
月亮遮住了太陽,太陽成了一個黑球。它的周圍是一個亮圈,日全食開始時,仍然可從雲間清楚地看到被日冕環繞的月亮黑色圓盤的部分,很像是在一個沒有星星的晚上,月亮從雲間出現的情景。我們沒有別的辦法,隻有按照原定計劃進行,並希望獲得最好的結果。一位觀察員以最快的連續動作更換相機底片,另一個助手站在架子上,用一塊遮光板控製每次曝光的時間……
天空的景象十分壯觀,據後來衝出的照片顯示,一道太陽火焰高懸在太陽表麵幾千裏的高空中,我們根本連望一眼那種景象的時間也沒有。隻感覺到地上景象時明時暗,十分詭異。隻有觀察者的喊聲以及計時表的滴答聲打破長達三百零二秒的日食期間的一片沉寂。
曝光時間從兩秒到十秒不等,共獲得十六張照片。最初的幾張照片看不出星星,因為有雲,哪怕一抹最淡最淡的雲,就能把星光擋住。
但在接近日食末期時,雲層變淡了,少數幾點黑影子出現在後麵幾張照片上。有時候,一顆或幾顆最基本的星星被雲層遮住,在相片上沒法顯示,不過有一張照片卻很清楚地顯出了五顆星星,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