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條為和平著想2(1 / 2)

有一次他抱怨說:“女人在家裏是跟家具黏在一起,整天繞著家具打轉,擦擦抹抹。當我跟一位女人出外旅行時,我就成了她唯一的一件家具,她整天都在我身邊打轉,盡量找理由來改進我身上的缺點。”

艾爾莎對這種揶揄並不放在心上。她可以舉出幾百個例子,說明每當她不注意時,他就會舉止失措。

她憤憤不平地說道:“每次他出外演講時,總是我為他整理箱子。有一次他回來後,我真是想不通,為什麼箱子裏的每件衣服都疊得整整齊齊。後來,我好不容易才逼他說了實話,他根本沒有打開過皮箱,事實上,他就直接穿著他那套皺得不成樣子的旅行裝,上台演講去了。還有一次,他要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上發表演說。當時參加會議的每個來賓都穿著晚禮服,有人問他是不是也打算換上晚禮服……”

愛因斯坦打斷了她的話,他雙眼發光地說:“我告訴那位先生,我從來不打算買晚禮服,因此我要穿著身上這套晚宴服上台演講。如果要想使人們更尊敬我,我可以在脖子上掛上一塊牌子,上麵寫著:這套衣服剛剛刷過。”

不過,愛因斯坦教授非常清楚,正是因為有他的妻子在,他才少了許多麻煩。她可以在一分鍾內決定賞給侍者多少小費。她雖然不懂“相對論”,但對於簡單的加減卻相當熟練,她可以很快算出總賬,並且核對一番。在旅行初期,他很高興地在日記上寫了這麼一段:“在邊界我與我的太太走失了,但她立刻就找到了我。”人們說他是20世紀最聰明的人,但在這樣漫長的旅行中,如果沒有夫人照顧一切瑣碎的細節,他就要覺得茫然不知所措了。

不管到什麼地方,印度、中國、日本或巴勒斯坦,愛因斯坦博士總是受到當地人的熱烈歡迎,他不僅被稱讚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也被視為一個傑出的德國人。當他在抵達上海港口時,當地德國學校的教師和學生一齊出來歡迎他。愛因斯坦覺得很諷刺:在柏林,那些嫉妒他的聲名或是痛恨他的和平主義的人把他當做外國人,而在這裏,他的國人卻唱著德國國歌來歡迎他。這些遠離家鄉的德國人相信,他們偉大的祖國將受到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愛戴與擁護。他們認為愛因斯坦是國際主義者,他一定也有此想法。

在日本,天皇與皇後以招待來訪皇族的隆重禮節來招待這位德國科學家。皇後領他到皇宮花園裏觀賞她那些得獎的菊花,一路上用法語和他交談。愛因斯坦很高興當時有他的太太在場,因為他對花卉所知甚少,而且很快就找不到適當的形容詞了,對他來說,每一朵菊花都和另一朵一樣,沒什麼區別。但艾爾莎·愛因斯坦喜愛園藝,因此當她經過花團錦簇的花海時,能不斷說出合適的仰慕詞句。

這樣的訪問比其他許多酒宴有趣多了。在為這位德國科學家所舉行的宴會中,每上一道菜都要舉行一項特別的儀式。

“想想看,”有一天晚上,教授對艾爾莎說,“今天晚宴的主人對我說,他已經寫了四大冊的書,用以描述喝茶時所要舉行的儀式。”

艾爾莎笑了,“這種繁文縟節對你來說,大概相當難吧!是不是?我想,你永遠無法使這些人明白,為什麼你在洗澡和刮臉時都使用相同的肥皂,尤其是有些仰慕者已經送了一些最昂貴的肥皂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