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覺得妻子的驚恐非常可笑。當他準備前往倫敦發表演說時,曾接到過一封威脅信,信中表示,如果他在倫敦演說,將會遭到謀殺。愛因斯坦把那封信丟到一邊,繼續撰寫他的演講稿。結果他在倫敦發表演說時,演講廳裏擠滿了聽眾,被派去保護他安全的倫敦警察也跟著群眾們熱烈鼓掌。流亡海外的愛因斯坦博士為那些被希特勒政府驅逐出境的難民大聲呼籲,希望全世界的善心人士能對他們施以援手。他的演說贏得了世界範圍內的支持,最後共募得五百萬美元的基金,以協助這些不幸的難民在國外展開新生活。
跟那些被迫流亡國外的同胞相比,愛因斯坦自然是幸運得多,當他已經不能再在德國立足的消息傳開以後,許多著名的大學都聘請他前去任教。西班牙古老的馬德裏大學特別派了一名代表親自邀請,巴黎大學亦想聘他擔任教授。不過,愛因斯坦並不希望留在歐洲,他認為納粹的恐怖行動將會蔓延到鄰近各國,歐洲亦將不得安寧。朋友們覺得他的決定是正確的,他們認為,沒有一個歐洲國家能為愛因斯坦提供安全保護,因為納粹已決心置他於死地。
雖然愛因斯坦幾年前曾訪問過巴勒斯坦,並對那兒留下了極佳的印象,但是他卻拒絕接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邀他前往任教的請求。他知道,被納粹黨驅逐出境的那些較年輕而且知名度不高的科學家,一時很難找到新的教職。他說,巴勒斯坦的希伯來大學應該優先考慮這批人。
愛因斯坦毅然決定前往美國,因為他在美國已結交了許多熱情的朋友。
早在幾年前,美國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亞伯拉罕·弗萊克斯納博士,曾前往卡普斯的愛因斯坦那棟愉快的小屋與他會談。當時,弗萊克斯納博士邀請愛因斯坦加入剛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成立的高級學術研究所。愛因斯坦對此十分感興趣,但當時他說,他已經答應過,必須在第二年的冬天前往帕薩迪納,並且堅持每年必須在柏林服務幾個月,他無法背棄他的德國老朋友們。
現在,他再度考慮起弗萊克斯納博士的邀請。
當討論到未來的工作酬勞,愛因斯坦提出的數字竟然出奇的少,令弗萊克斯納博士感到很吃驚。弗萊克斯納博士建議說,這件事應該由他自己和愛因斯坦夫人共同來決定。弗萊克斯納博士認為,愛因斯坦夫人才是家裏的財政主管。愛因斯坦很高興把合約事宜移交給他太太。
因此,在1933年10月,愛因斯坦夫婦在英國的一個港口等待搭船前往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