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第二一清早,華夏體育迷們都買到了火熱出爐的《體壇周刊》的特刊,上麵大大的封麵上印著孫蒙領獎台上的熱淚盈眶的樣子,而副刊的照片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韓國隊主角崔光福滿臉的懊惱,摸著自己剛剛剃的光頭,讓報攤邊的不少體育迷看著都“哈哈”樂了半。
“嗬嗬,讓這韓國棒子賽前吹啊~繼續吹啊~”
“痛快!之前輸了那麼多場,這場總算是找回來了。”
國家奧體委李主席親自打了電話表揚短道速滑隊,連聲問著:“嶽青同誌呢?讓他來接電話。”
“嶽指導不在,他去花滑隊監督訓練了。”短道隊的徐領隊解釋道。
李主席有些好奇地問道:“嶽青不是短道速滑隊的人嗎?”
“不是,嶽指導被調到花滑隊了,他之前就是來咱們短道隊幫忙的。”李主席聽著很是詫異,沒想到當中是這樣的事情。
可很快當他掛了電話,秘書就從門口進來了:“主席,您要看看這則新聞,是美國NN體育台剛剛播出的。”
“新聞?關於什麼的?”
“咱們花滑隊的。”
“花滑隊?”李主席覺得很是意外,接過筆記本電腦一看,就看屏幕裏NN的記者正在播報一條新聞,秘書在他耳邊進行口譯。
“我現在在紐約的一家滑冰場中,可以看到由於冬奧會期間,有很多市民都對滑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裏不但有很多孩子,也有很多成年人在這些進行這項運動。”
NN的新聞節目裏,一位白人女記者手持麥克風,對著鏡頭講述道:
“今,女子單人花樣滑冰的比賽即將開始,美利堅選手關穎珊,利平斯基將展現世界女單花滑的最高水平的演出,讓我們來問一問大家對於這次比賽的看法。”
屏幕鏡頭一轉,便轉到了冰場上運動的紐約市民,很多情侶都是開心地拉著手進行滑行,而家長們也帶著孩子在蹣跚學步。
女記者在場邊,喊出了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女人,把麥克風對準她,笑問道:
“嗨,你好,請問你喜歡不喜歡花樣滑冰?”
那名白人女性興奮地道:“當然,我是花樣滑冰的忠實觀眾~”
“那麼你認為,即將開始的女單比賽中,關穎珊和利平斯基能為美利堅奪得金牌嗎?”
那名白人女性想了想道:“在雙人滑和男子比賽上,俄羅斯人非常強大,但是在女單上我們美利堅是不可戰勝的,關穎珊的水準遠遠超越其他選手,而15歲的利平斯基也非常棒,我覺得他們是不可戰勝的……我太愛她們了。”
著她又笑了笑道:“唯一的競爭對手,是曰本的荒川靜香,當然這是在兩人失誤的情況下。”
節目導播把畫麵切回了直播間,主持人笑道:“我們的記者現場調查了50多位觀眾,他們當中有48人都認為女單的冠軍是關穎珊和利平斯基中的一人,有人認為冠軍會是荒川靜香,而且這兩人是日裔的移民。”
現場的嘉賓都笑了起來時候,主持人繼續笑道:
“但是顯然,有人不這樣認為,在昨短道速滑賽後的記者會上,有一名華夏隊的領隊,發出了這樣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