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郎平站出來?
事件
作者:YOYO
麵對中國女排主教練這個稱呼,郎平麵臨著從未有過的糾結,
A麵是身體和心理的抵觸,而B麵則是去年在中國女排倫敦落敗後接受采訪時以“局外人”的身份痛哭。
但這一次,一個又一個滿懷期待的人,最終還是讓她站了出來。
亮藍色POLO衫搭配大紅色運動長褲,老實說,這個搭配多少有點雷人,但顯然,帶領球隊初次亮相的中國女排新任主教練郎平已經無暇顧及這些了。就是穿著這身衣服,她帶著中國女排戰勝了古巴女排,獲得了國際女排精英賽寧波北侖站冠軍,這一天是2013年5月19日,距離她正式上任隻有24天。
而在一個多月前,曾鐵了心拒絕排協邀請的郎平,絕對無法想象這一幕會如此真實地發生。2013年4月3日,郎平從廣州飛回北京參加老隊友陳招娣的追悼會,下飛機時發現要坐擺渡車,但因為之前坐久了整個關節都是硬的,所以提著行李箱走下舷梯的她一瘸一拐,動作十分誇張。有個熱心的小夥子見狀急忙上前幫忙,但他接過郎平的行李箱時卻一個趔趄,因為,看到郎平的動作,他以為箱子很沉,結果沒想到發力過猛了。聽完小夥子的解釋,郎平在心裏默默地說:“就咱這身體,還想執教國家隊呢!”
但最終,在一個又一個熱愛她也熱愛排球的人的接力助推下,時隔14年之後,她還是成為了中國女排的新任主教練,最終將帶領中國女排征戰2016年巴西裏約熱內盧奧運會。有人稱,郎平歸來,精神重於戰績,因為她能為中國女排注入強心針。在這背後,如多米諾骨牌般“壓倒”郎平、讓她臨危受命的人到底都是誰?
潘誌琛
3月25日,原本擔任自行車擊劍管理中心主任的潘誌琛出任排管中心主任,三天後身在廣州的郎平便接到了潘誌琛的電話。在這通電話中,潘誌琛一再強調自己是外行,也知道郎平此前對重新執掌中國女排的態度,但仍然希望說服郎平。他闡述了自己對中國排球發展的思路,其中“男女排一起抓”的想法也小小地觸動了郎平。三天後,一大早潘誌琛的電話又來了。在過去的這個周末,他做足了功課,跟郎平談了很多關於排球發展的工作細節,並正式邀請郎平參加女排選帥的競聘。“你是這個時候最合適的人,隻有你站在這裏,很多工作做起來才有力度。我還有四年就退休了,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做一點為中國排球鋪路的事。”潘誌琛的一席話讓郎平非常感動,但感動之後,心裏仍舊是一個大大的“NO”。
4月3日,郎平從廣州飛往北京去參加老隊友陳招娣的追悼會,當晚,郎平還給恩師袁偉民打了電話,袁偉民說:“如果你決定出山,我非常高興,但是你需要考慮你的身體。”潘誌琛與郎平最終還是在北京見了麵,聊了很久。潘誌琛再次事無巨細地闡述了一些設想,對於郎平提出的困難,他也早有準備,工作量太大?可以多配幾個助手;身體不好?可以配備專門的醫生這次見麵之後,郎平已經很難再說出“拒絕”。
朱玲
回北京參加陳招娣的追悼會,郎平見到了很多老朋友,談及受邀再次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的事,朋友們像是都約好了一樣,態度和口氣非常一致:“郎平,中國女排需要你,快出來吧!”而同樣是老女排時期的隊友、現任四川體育局局長的朱玲絕對是個行動派。4月5日兩人從北京離開時,郎平對朱玲說回去想想之後再跟她通電話。但朱玲左等右等也不見郎平回話,5天後她主動打給了郎平:“這麼多年我沒跟你打電話說過排球的事吧?這是第一次說明什麼問題?中國排球真的不能再這麼沉淪下去了,你趕快出來吧,你出來,我會想盡一切辦法支持你。”事後,郎平曾表示,她在每一次糾結猶豫時,這些能量和期望都會一點一點地將她推到出山的邊緣,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