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果然可口。池塘裏吃草的魚,山上吃蟲的雞,地裏農家肥種的菜,加上農家的柴火,能幹農婦的廚藝,燒出來的菜,味道能不好嗎?他們吃出了家鄉的味道,兒時的感覺。幾杯小酒,外頭讓人心醉的月光,他與她,都有些飄飄欲仙,渾似不在人間。有時,幸福感就是這樣突如其來,沒有症兆。春水這時覺得當公安局長所得到的滿足,還不好現在這麼美好。
良辰美景,他們相談甚歡,聊過去,聊人生,聊生活。他與她,都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這份美好,沒有提婚姻,提案件。這時候,並不需要沉重的東西。
他們走出包廂時,發現客人已經走完了,店主一家忙碌著收拾碗筷。春水去結賬,店主說不用了,免費,隻希望能幫他宣傳宣傳。真是精明的店家,知道他是一局之長,一聲令下,那客人豈不是源源而來嗎?春水執意不肯,放下幾百元,就走了。店家在後邊追。
出來時,春水心情出奇的好,實在找不到人開車,不然他願意與翠芝一路走著回來。兩人似有默契,嘴裏沒說,心裏都知道下麵的去處。
打開房門,兩人不約而同地去了臥室看古床。它成了他們共同的老朋友,成為了他們增進感情的紐帶。
沒有開燈,誰也沒有去按開關。月光依然皎潔,街燈依然璀璨,它們的餘輝,照射到房間裏,古床的麵目清晰可辨。
月光帶來了靜謐,心靈也歸於專一。翠芝對春水說過,道家講究清靜無為,其根本目的,就是讓人能夠守於一處,專注於某事。現代人心靈的負擔太重了,無法承載,精神容易出問題,做事也不能享受到樂趣。在古床的旁邊,她仿佛如春子道姑附體,給春水傳授起道家的吐納之術,龜息之法。雖然她自己入門不久,但她天資穎悟,能說會道,對付春水這樣的學生綽綽有餘。
春水這段時間忙忙碌碌,卻常有了無可得之感。案件沒有偵破,感情沒有突破,婚姻沒有了卻,心亂如麻,糾纏不已。糾結的情緒常控製了他,雖然權力在手,他也束手無策。
所以,寧靜的月光,體貼的姑娘,悠久的古床,夜色的芳香,讓他從這些束縛中掙脫了出來,如有逃出三界的喜悅。
翠芝,他一直對她嗬護有加,希望她有更加廣闊的天地和更為美好的未來。那次,她上大學的前夕,她睡在他身邊。他克製了自己的情感,不想破壞她的未來。幾年過去,一切似乎在輪回,她又回到了他的身邊。她的真摯與專一無以複加,令人感動。如果不是嫂子的存在,他也許早已接受她的感情,走進婚姻的殿堂。
但這隻是也許。
這次,氣氛格外地好,她講著道家的事,如同一個教主,這讓他產生了錯覺,她不是他的妹妹了,不是那個略顯幼稚的孩子,更不是需要人憐憫的姑娘。她的教導讓她披上了一層光暈,在此中,她一直在他心中受幫助被憐惜的地位得到了徹底的轉變。
這種轉變讓他莫名的激動。他克服了心理的障礙,滋生了另一種情感。他不由自主地伸出了手,緊緊擁抱她。
她熱淚盈眶。為了這個擁抱,她等了足足六年。
她讓自己安靜下來。激動,不是道家所需要的。
隻有寧靜,才能得到人間至美的味道。她按著導引之法,製服了激動,讓自己平靜坦然地接受這個擁抱。
這個擁抱緊而有力,稍帶些不安。她甚至能感覺到他“呯呯”的心跳。這個她愛戀仰慕的男人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沉著淡定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