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關於詩的問題(2 / 2)

春水就五體投地起來,說:“周主席高論呀,我寫這首詩的時候,也有感覺,卻說不出來,經您一席評論,得失判明,令人信服。還要煩請您老給動筆修改才好。”

周衝之得意揚揚,說:“詩為心聲,發於心誦於口,而流於筆端,春水局長既然信得過老朽,我卻也願出這把力,不是好為人師,是知音難求呢。”

當下兩人從詩歌談開去,春水就把準備的周衝之的詩隨口背誦起來,讚不絕口,說:“周主席的詩,我是初中一年級時就讀過了,現在還能背誦一些。您作為撥亂反正後反思文學的詩壇宿將,真有一種鬥士的勇氣和力量。”

周衝之聽了,越發高興,說:“原來春水局長從小就愛好詩歌,難怪下筆不凡。你說得好啊,詩人本來就有鬥士的勇氣,屈原、宋玉,到李白、杜甫、辛棄疾,都有一種鬥爭精神呢。”

兩個人越說越投緣,周衝之說著,不斷地把板凳往春水身邊挪,最後就變成促膝而談了。春水說著,就有意把話題引到當前的詩歌狀況上去,說:“周老師,我感覺啊,我們艾城的文化氣氛還不夠濃厚,詩歌在艾城邊緣化太嚴重了,這是個不正常的現象呢。”

周衝之就激憤起來,說:“豈止不夠濃厚,簡直就已經沒有什麼文化氛圍了,物欲橫流,人心不古,已經沒有人注重詩歌的教化作用了。”

春水憂慮地說:“周老師,我們是文化部門,重振文化,尤其是重振詩壇,我們有義務,也是我們的職責啊。我想,文聯牽頭,我們文化局擁護,還是要舉辦一些詩歌活動,通過活動來活躍艾城的詩壇,您說呢?”

周衝之立即擁護,說:“行啊,春水局長,我也正有這個想法,隻是,經費可不好要,現在文化部門要錢,比上天還難啊。”

春水說:“經費的事,我來運作一下吧,我有一個計劃,不知道可行不可行,還請您老給參考一下。市委陳書記書記愛好古體詩,寫的也不少,我考慮我們兩家一起給他組織召開一次研討會……”話還沒說完,周衝之就大笑起來,說:“陳書記那詩是什麼詩嘛,打油詩,這種詩怎麼開研討會,拿出去丟艾城的醜呢。”

春水也笑,說:“要說陳書記的詩呢,確實也難入您老的法眼,隻是,我們做事不就圖個意義嘛,當年乾隆不也喜歡寫詩嗎,詩也不怎麼樣。您老博古通今,一定知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矣’的古話,給陳書記開研討會,名義上是為他,其實還是為了提振一下我市的詩壇氣氛。”

周衝之這才恍然大悟,說:“佩服佩服,春水局長,你還真不愧是政壇明星,這種圍魏救趙之計,還真虧你想得出來。這樣吧,這事可行,隻是,經費那個方麵你得辛苦一下,我可不想去求財政局那些人,牛肉臉難看。”

春水大笑,說:“周老師還說我,我看您更是算計無遺啊,我去找錢打到文聯賬上,這筆賬算得夠精明……也罷,我就當一次您的馬前張保,隻是,聯係教授學者,寫論文,編輯研討會小輯這些,可得仰仗您老了。”嘴上這麼說,心裏卻不免有些內疚,心想這老先生要是知道自己的真正動機,隻怕對自己已是十分的不齒了。

周衝之滿口答應,說:“這些我來支吾,詩壇和評論界我還認得些人,我這張老臉出麵,隻怕他們也推辭不去。”

見周衝之答應得爽快,春水大喜。想了一想,又覺得不穩當,這老泥古是個不開竅的樹蔸,平常交往的怕也隻能是一幫泥古不化的老東西,萬一這些人來一個實話實說,論文裏把陳書記的詩評得體無完膚,這好事就要辦成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