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獻舞(1 / 2)

迎接太子的儀式提前了3天,但並沒有讓早有準備的府樂坊手忙腳亂;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次的宴席一是要迎接太子駕臨錦城,二是要預祝太子的首次出征獲得大捷,因此整個太守府和府樂坊都嚴正以待,生怕出了岔子在戰前鬧出什麼“不祥之兆”來。

而太子皇甫洵並沒有一絲戰事臨近的緊迫感,反而自在的享受著為他準備的宴席。本來嘛,這次出征有祈月國第一聰明人擔任軍師,又以祈月國最精銳的“宇文軍”為主力,估計都用不上他帶來的那十萬大軍,北魑國便可擊潰,他不過是父皇派來鼓舞人心維護皇室顏麵的樣子貨罷了。

“何太守,我在尚城就久聞這府樂坊的盛名,今日得以親眼所見,倒要好好領教一下府樂坊的過人之處了。”話說得隨意,但是語氣裏的壓迫感教何太守渾身直冒冷汗。

想這太子殿下本就熱衷樂舞,況且見多識廣,若是今日府樂坊的表演與那“盛名”有悖,那這愚弄天下製造謠傳的罪名估計就得扣下來了。

何太守急忙上前行禮回答道:“太子過獎了,府樂坊不過區區一外教坊,所謂盛名隻是未能親見的民眾的口口相傳,哪能與內教坊及太子府上的樂師伎人相提並論。”

皇甫洵惡作劇的壞壞一笑,說道:“何太守不必過謙,宮中的第一樂師柳延年乃是出自府樂坊,柳樂師琴藝出眾,深得父皇賞識;依我看這府樂坊藏龍臥虎,除了柳樂師必然還有其他高手啊!”

“不敢,府樂坊中的舞伎趙敏兒被世人稱讚為‘天朝第一舞伎’,至於是不是天朝第一還要請太子殿下親自鑒定一番了。”

“哦,那本王倒要見識見識了。”說著抬手示意開始表演,身子靠向椅背上的軟墊中,一副做好看戲的準備。

沉悶的鼓聲驟然響起,一下一下,仿佛兩軍交戰的沙場上,號令出征的戰鼓,聲聲催動人心。隨著鼓聲急湊如雨點般落下,三十六名身著戰甲的男子以六行六列的隊式在場地中央排好,齊齊的一聲怒吼“哈”跟著手中的長戟重重敲擊著地麵,氣勢懾人。鼓聲由急而緩,統一節拍的鼓點,伴隨著整齊劃一的動作,惟妙惟肖的刻畫出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將士們的英姿。突然鼓聲又密集起來,並且伴著一陣蒼涼的簫聲,場中央的舞伎四下散開,圍成一個半圓形,並將手中的長戟跟著鼓點一下下的敲打地麵;不一會兒一位著紅色戰袍身披銀甲的女子手持長劍蓮步輕移至場中站定,利落的回首亮相,衣袂飄渺,出塵絕世,正是傳聞中的天朝第一舞伎趙敏兒!

簫聲停止,改為琵琶彈奏,那淙淙如玉珠落地的音色彈來的,正是冷霏煙編排後的《十麵埋伏》。趙敏兒長劍一抖,隨著她飄然的身影,閃著銀光飛舞起來;那銀劍翩若驚鴻,宛若蛟龍,一招一式英氣逼人;又偏偏是位女紅妝舞來,豪爽中又不失嬌媚,舉手回眸間風情萬種,教人看得攝魂奪魄,陶醉在她的劍舞中。

曲停舞畢,趙敏兒與其他男舞伎上前行禮,口中齊齊喊著:“預祝太子殿下出師大捷!”

“好!好!好一個出師大捷!”皇甫洵滿是讚許的起身擊掌叫好,更是走到半跪著的趙敏兒等人跟前,伸手握住趙敏兒的手肘,扶了起來:“天朝第一舞伎果然名不虛傳,好!本王定要將那北魑小兒殺得丟盔棄甲,凱旋歸來!到那時,敏兒姑娘可願再為本王舞上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