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棚裏的春天天津寶坻“麗都”果蔬基地展示現代農業藍圖(1 / 2)

大棚裏的春天天津寶坻“麗都”果蔬基地展示現代農業藍圖

真相

作者:李穎 王穎

北方的冬季,到處彌漫著萬物蕭條的景象,而天津市麗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麗都公司”)的果蔬大棚內卻春意盎然,芹菜、西紅柿、黃瓜、草莓等果蔬作物長勢喜人,為沉寂的冬日增添了誘人的生機。

4600畝綠色食品生態園

達到有機認證水平

2013年12月的某天,記者從北京驅車來到位於天津市寶坻區馬家店鎮麗都公司的果蔬基地。由於幾天前剛剛下過一場雪,果蔬基地在白雪的掩映下依然萌動著春的氣息。

一下車,記者就見到了麗都公司總經理劉泓鋒。據他介紹,天津麗都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3月,20l3年6月變更為天津市麗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250萬元,地址位於天津市寶坻區馬家店鎮生態園,占地4600畝左右,建有214個冬暖式高溫大棚,種植的蔬果以茄果類為主,葉菜類為輔,品種有黃瓜、西紅柿、辣椒、茄子、芹菜、草莓、櫻桃、桃、葡萄、獼猴桃等30多個種類。由於在大棚種養殖,各種果蔬可以錯季上市,滿足了人們一年四季可以吃到不同蔬果的需求。

據劉泓鋒介紹,在種植前,大棚所在的土地已經“荒廢”了4年,已經達到了有機認證的水平。“土地想要達到有機認證的水平,必須長草3年以上。草的作用是吸收、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屬,蔬果想要達到有機標準,首先就是土壤中的重金屬不能超標。我們種植蔬果的最大特點是不用化肥、不用農藥,而是用農家肥及生物有機肥種植,用此種肥料種出來的蔬果是綠色食品,它的主要特點就是——鮮、嫩、放心。”

據了解,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標準主要有3種,即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當代農產品生產需要由普通農產品發展到無公害農產品,再發展至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綠色食品跨接在無公害食品和有機食品之間。

“大北京”中心位置

保證京津快速償鮮

在簡單介紹後,劉泓鋒把我們迎進了距離道路最近的一個果蔬大棚——黃瓜大棚。

推開大棚的門,一股暖流摻雜著黃瓜特有的清香撲麵而來,霧氣頓時布滿了眼鏡和相機鏡頭上。擦幹淨眼鏡,映入眼簾的第一件物品,便是掛在牆上的一個農事活動記錄表,詳細記錄著工作進度和安排。就在此時,劉泓鋒轉身回到門口,果斷地把門關上後說:“外麵冷,可別把菜凍壞了。”劉泓鋒說,這裏的人都把果蔬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嗬護對待。

穿過門廳,我們拐進了第二道門。放眼望去,一米多高的黃瓜藤整齊地排列在地壟上,個個頂花帶刺的黃瓜掛在藤上,讓人垂涎欲滴。與外麵的皚皚白雪相比,綠油油的葉子、黃嫩嫩的花,頓時讓人有了置身世外桃源之感。

據劉泓鋒介紹,天津市寶坻區在環渤海經濟圈內,在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構成的“大北京”規劃的中心腹地。寶坻區在天津市屬於環境較好的一個區,並且地理位置有優勢,麗都公司正是看中了這兩點,才最終選擇將果蔬大棚基地建在寶坻區。“我們的果蔬大棚距北京、天津各60公裏,從大棚裏新采摘的蔬果可以保證在1小時內送到天津市區,兩小時內送到北京新發地市場。目前我們也正在建立健全物流網絡,保證消費者從我們這裏買到的每一個產品都是新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