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2 / 2)

然後看向了馬維忠:“現在南麵的糧食大約是多少錢一石?”

馬維忠毫不猶豫的彙報了:“糙米三錢。”

黃爌立刻接口:“這個辦法倒是可行。這是未雨綢繆。在江南糧食低價的時候,進行收購,這樣就減緩了穀賤傷農。”

天啟皇帝立刻下令。“命令南方官府,立刻盡最大力度收購。”

馬維忠立刻阻止了皇上的想法:“用官府收購的辦法其實是不可取的。”

“為什麼?”

“官府收購就難免有官員利用手中的職權欺壓百姓,更難免會出現以次充好,更要命的是虛報數目。同時用官府的形式向北方輸送糧食,期間的損耗簡直大得驚人。這無形中就等於三錢一石的糧食,說不定運到北方的時候價格已經通了天了。”

天啟就不得不皺眉沉思。天啟皇帝從小並沒有生在皇宮,而是跟著他幾十年太子的老爹生在京城裏,對於民間的疾苦多少有些知道,更知道現在大明官場上的官僚們是多麼的貪婪。如果將這件事情交給他們辦,難免又生出許多手段來“那以愛卿之意思該怎麼辦呢?”

馬維忠就道:“我們一切以商業的運作方式來做,就解決了這樣的問題。”

周朝瑞皺眉反駁:“商人貪婪唯利是圖,將這麼重大的事情交給他們,其壞處更甚於官府,不可。”

周朝瑞是士子出身,在骨子裏是瞧不起商賈的,在這一點上,當然要反對了。

馬維忠商賈出身,當然要維護商賈的名譽,但他沒有和周朝瑞正麵剛,而是按照毛文龍的教導拋出了又一個辦法。

“商賈貪婪,但我們可以加以限製,想當初,洪武爺行鹽引之法,我們大可借鑒。”按照毛文龍的套路,馬維忠再次祭出複古先皇的大殺器,讓周朝瑞閉嘴。

當年朱元璋為了解決邊軍軍需沿途損耗,行鹽引之法,利用商賈販運糧食去邊地,以當時專賣的鹽引為憑證給付,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科學的。雖然後來政久弊生,最終等於廢池,但利用商人的辦法還是可行的。

“先祖之法雖然好,但弊端多多,我們還需謹慎。”子不言父過,這是中國孝道之首。但這時已經關乎了億萬百姓的生存,別人不敢說,但天啟必須說。

“其實毛帥的皮島東江鎮的軍需,一直以來就施行的便是從商賈手中合買的辦法。所以,東江鎮得到的糧食不過是每石六錢,比京師的米還便宜。而六錢一石的糧食,是實打實的斤兩入庫,一年也不知道節省下來多少。而商賈也有一倍的利潤,商人倍利,就可鋌而走險,所以,即便是季風季節,還是大浪滔天,隨時有船隻傾覆的危險,但依舊有船隊源源不斷的將糧食和其他東江鎮所需運到皮島,才保證了皮島物資不缺,此法已經成為成法,我們不過是拿來用罷了,這是兩便的事情。”

天啟就豁然開朗:“著啊,毛帥施行此法已經有了經驗,我們拿來用便是了,這事情就這麼定了。”天啟拍板,沒人反對,應對未來小冰河期的未雨綢繆計劃,開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