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實在沒想到這場災難竟然如此巨大,巨大的早已經超乎了他自己的想象。
現在他的心緊緊的揪在一起,他等待一個他最希望得到的消息,那就是皇宮裏的太子是否無恙。
曆史上說,太子將在這這場災難中遇難,這是毛文龍絕對不想看到的。自己當初冒著天大的風險,讓自己的妻子進宮保護皇後,為的就是讓太子平安降生,改變這個大明朝廷,改變這個萬歲天啟皇帝的心態。
如果如曆史上一樣,這個太子死在這場災難之中,那麼自己所有的手段措施,就等於前功盡棄。太子死了,天啟皇帝將心灰意冷,再次回到他原先厭倦皇位的思想上去,崇禎依舊會上位,也隻能崇禎上位。在天啟皇帝和崇禎皇帝兩個人的對比之中,能夠讓大明繼續安穩的走下去的,隻有這個天啟皇帝,而不是其他的人。曆史就站在岔口上,向左還是向右?
沉思了很久很久,衝著空無一人的院子,再次下令道:“去一個人,馬上將這裏的災難通知給八賢王,讓他拋棄停止在直隸邊境上的將士,單人獨騎火速進京。”一個身影就突然間出現在了毛文龍的麵前,伸出了手。
毛文龍就在自己的腰間拿出了自己的私人印章,交到了他的手中。這個人轉眼之間就消失不見。
“去一個人,立刻星夜兼程回東江鎮,命令他們收縮所有的兵力,準備渡海的戰艦,在得到我二次命令之下,立刻出兵天津,進入北京。”
又一個人站在了毛文龍的麵前,毛文龍就在腰間拿出自己沒有上繳的印信,隨手撕下自己的一個袍子腳,在上麵蓋上了印章,交給了這個人。這個人轉眼就消失不見。
以上的安排,都是防備皇上和太子遇難的舉措,準備做好新老皇帝的交替。天下不可一日無主,哪怕就是一個能夠喘氣的牌位也必須這樣安排。
“來一個人,立刻去草原見毛承勇,讓他傳達我的命令給林丹汗,撤兵離開長城,如果他不離開,命令毛承勇不惜戰至最後一人,也要讓林丹汗退到草原深處。”
又一個蓋著毛文龍努爾幹都司指揮使的布片被一個人拿走。
“再來一個人,立刻給楊嗣昌傳達我的命令,讓他立刻帶兵越過長城進入草原,如果有任何一個敢於靠近長城的蒙古人,不管是他出於什麼目的,不管是男女老少,殺無赦。”
一道道後續的命運不斷的傳出,現在這個大明真正的中樞,就在這一個坍塌的院子裏,現在這個大明帝國真正的安危,就掌握在這個殘破的院子裏,獨自坐在椅子中鎮定自若的毛文龍的手中。
一切都安排就緒,毛文龍就雙手扶著膝蓋,盯住自己的那個小院前的巷子口:“大明未來的走向,到底向左還是向右,我也無能為力了,就看老天爺是不是眷顧著苦難深重的民族,眷顧著苦難深重的我的祖國了,至於向右好還是向左好,隻能是聽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