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5章 執政改革(1 / 2)

皇帝也不再直接參與政事,隻代表國家祭祀天地祖宗,接見外國使者君主,獎賞有功臣民。

從現在開始,國家由大家選舉出來的首輔次鋪治理了。內閣是大明的政策執行機構,內閣的首輔次鋪,必須由元老議政院提名。要求是必須當過地方縣令,走過地方各級,或者從百戶做起的軍人,在地方政務曆練三年,最終去職軍權的軍人,以保證有充分的地方執政經驗。同時年紀必須滿四十周歲,不超過六十周歲。如此,不但保證了沒有年輕人的操切,有不因老邁而保守昏聵年富力強。

保證了這些之後,由皇上認可,皇上的認可是為了保證皇上的榮耀,又製衡元老議政院。

皇上可有三次反駁,再三次不能反駁成功,就必須遵從元老議政院的決斷,再由大明三品以上的官員投票決定。

閣臣由首輔和次輔推選,再上交元老議政院評定,舉手表決後才能施行。

首輔任期一屆五年,可以連任三屆,這樣可以保證他推行的政策的連續性,不至於出現人亡政息。但三屆候必須下台不得連任,這又保證了不因個人威信而出現權臣,不出現政久弊生。

他們幹的好,大家讓他幹滿十年。幹的不好,直接將他彈劾下去,元老議政院再提名一個,再選一個就是了。皇上,基本算是一個看客。

但現在沒皇帝不行,大家幾千年的觀念習慣在那裏呢。沒皇帝了,大家心中就感覺不安了,還是有一個在,比較讓人心中踏實不是,雖然那不過是個名義上的。隻要大家每年在皇帝的生日的時候,享受三五天假日,享受一個名正言順喝一頓的節日就夠了。

但這樣的改革,就再也沒人紅著眼睛盯著那個皇位了,也就再也沒有野心家行改朝換代的戰亂痛苦,爭奪皇位的自相殘殺,將不再在中原大地上重複上演了,這才是根本。

想要執掌這個大明,實現你的野心,行啊,隻要你好好的幹,滿足條件了你就能上去過把癮,還幹什麼造反啊。

即便造反,其實也簡單了,隻要你有能力發動一場政變,將現任的首輔幹倒就成了。發動政變好啊,成本小,危害小,然後就看你幹的好壞了。幹的不好,對不起,你白折騰了,因為還有一個皇帝的罷免跟著呢。玩也是白玩。

接著,新皇上的聖旨再次頒了一個讓全天下奔走相告的特殊的條例。讓所有天下皇家血脈的子孫,感激涕零的決斷。再得到一次補償之後,皇家宗室,鳳子龍孫,都徹底變為庶民,廢除對他們所有的約束,可以參與這個社會上的任何競爭謀生了。你可以考官,你可以帶兵征戰,你可以經商,你更可以務農,反正你和百姓一樣奮鬥,你可以達到除了皇帝以外任何目標。坐上首輔也不是問題。

後來大明的內閣首輔就從皇室中出了五個,而且做的非常好。

天下爵位為六等,王公候伯子男,但都是虛銜空殼,但非戰功或治政優異者不可得。由元老議政院評定推舉,由皇上賞賜。沒有封地,沒有俸祿,沒有待遇,沒有特權。除了一年一度皇上賞賜宴席之外,你什麼也沒有。

重建京營,但是定額隻有一萬,由皇室出資自己豢養,稱為皇家儀仗隊,由勳貴和朝臣子弟榮任。這支軍隊不參與實戰,隻負責保護皇室安全,以及出行儀仗。

皇室內帑與外朝徹底分開,每年國家由國庫撥付二百萬皇室贍養費用,此為定製,永世不得更改。而皇室的各個股份投資,原先的家產,以及收入,國家也不得再與覬覦。

國庫沒錢,想向皇上內帑伸手,那叫借。皇上借你,那是人情,不借你你也沒轍。皇上收你利息,你也得挺著。

結果就有了後來一次皇上帶著皇後堵著內閣大門撒潑耍賴討債,最終將國家告上三法司法庭的事。沒辦法,最終朝廷不得不從銀行貸款還債的事情出現。

但那時候,已經沒有人指責皇帝的薄情寡義,反倒認為這樣是理所當然。

官員的任免,由禦史台考核,六科給事中評定,最終交給吏部舉手表決通過。但三品以上,還必須交給內閣和元老議政院再次審核,最終舉手表決通過。最終由皇上簽署任免令,當然,這僅僅在說明,你是大明的官員,是大明皇帝的臣子。

而元老議政院和內閣的製度也有所改變。

元老議政院,是大明執政兩駕馬車之一,他是由退休致仕的國朝重臣以及勳貴公侯組成,由公推的德高望重宿老院長主持,第一屆院長是德高望重的孫承宗。他主要的職責是監督內閣的運作。審核內閣提交新的政策的製定,彈劾罷免內閣成員。記住,這裏隻指彈劾罷免內閣成員,而不得幹涉朝廷其他官員。其實就是給內閣拴上籠頭,使得內閣不能胡作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