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願意,你可以天天吃,等到你吃到哭為止。”
“那你這麼大的開銷,你的收入在哪裏呢?要不要我再號召一下江南兄弟,再為你湊集一下?”
毛文龍謝絕了老哥哥的好心:“總是靠大家的捐輸也不行,還是那句,最終會養成我們的將士懶惰的心態,隻要沒錢了就伸手向商賈要錢,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性,這要不得的,所以,什麼事情還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卻是難為你了。”鄭宏達不由得感歎。
“朝廷上答應的錢糧總是不見,即便見到點,也七扣八扣的成了杯水車薪。根本就指望不上,這次袁可立巡撫過來,各種答應不下百萬,但即便他嚴格督辦,但一些千百年形成的陋習已經是積重難返,他不可能將上下官員全部得罪了,我也不能那麼做,所以,我估計猴年馬月到我手的,也就三二十萬就不錯了,所以,這是指望不上的。”
“最恨貪官汙吏,但也是無可奈何,殺不完,殺不絕的啊。”一談貪官酷吏,這些小民是最有話語權的。
“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將心態擺正,毛文龍繼續道:“我的食鹽,每月向鐵山輸送六萬石,可得三十萬銀子。”
“現在,你假手朝鮮走私到後金的食鹽,已經對後金戶部錢袋子的牛莊鹽場產生了衝擊,據可靠人說,現在牛莊的鹽場比去年同時期上繳建奴戶部已經不足一半了。”
“這就是我當初的目的,打擊敵人,富足自己,要不是我要控製食鹽價格,我每月最少能向朝鮮提供十萬石食鹽,就直接能將牛莊鹽場打垮。”
“是啊,控製數量保證價格,這樣不但能最大化的抽空建奴統治區的民間財富,還能讓所有經手這批食鹽的所有人都能夠有利潤可賺,大家才能夠熱火朝天的幹,過猶不及,這是商業通用的道理。”
“還有就是土地的販賣,這是一個細水長流的事情,再加上開始出現的稅收,這三大塊兒,就可以讓我養活這些軍隊。”
“這都是良性循環的好事,應該穩步發展,不可操之過急。”鄭洪達總是怕這個毛文龍心急,將好事做成了壞事,所以一直不厭其煩的叮嚀提醒。
“老哥哥的心我是知道的,但是不心急不行,建奴是不會讓我就這樣長久的發展下去,他們已經視我為心腹大患,而建奴的野心也絕對不會讓我就這麼埋頭發展,因為他不但要對咱們大明征戰,他們的目光還轉向了朝鮮,我想再有個三兩年,他們就要對朝鮮動刀,將朝鮮納入他的勢力範圍,成為他們家的後院,這樣的情況我是絕對不能允許的,所以在朝鮮被建奴侵略的時候,就憑朝鮮的渣滓一樣的戰鬥力,根本就是不可能抵擋住的,所以,到時候他會向咱們大明朝請求增援。”
鄭宏達就苦笑:“這就是你常說的,總是給予援助,最終養成了一種依賴性,朝鮮每次有國難的時候,不是想著自己怎麼樣絕地反擊,而總是想著怎麼樣向咱們的國朝伸手,這已經成了他們的習慣了。”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都督》,微信關注“熱度網文或者rdww444”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