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聲名大噪(1 / 2)

七天後,北京國際機場。

“嗖……呼呼呼”

一架從美國飛回的航班穩穩落地,停穩之後,懸橋打開,內裏的乘客們一一走出,走進了長長的機場通道。

“哇,你看他們,好高啊……!!”

乘客之中,有一群人顯得十分顯眼,這幫人個個都有著超高的個頭兒,超過兩米的有好幾人,其餘也都在一米九上下。

最前方,幾名工作人員行色匆匆,正在開始聯係後續的工作安排,教練臉上神色凝重,身後跟著的,正是這支球隊的核心人物,陳江華。

“五戰皆負,中國U17青年隊折戟美利堅”

教練甚至已經想象的到,媒體會做出怎樣的報道,根據出發前的要求,雖然沒有隨隊記者,但是回國之後,他們要召開一個簡短的新聞發布會,到時候媒體會問出哪些尖酸刻薄的問題,一想到這一點,教練就感到頭大。

“教練。”

陳江華看出教練的心思,在其身邊道:“雖然我們沒能贏得比賽勝利,但是也讓對手使出了全力才戰勝我們,原本就有實力差距,U17的坎兒又壓的比較死,老隊員都來不了,輸了也很正常吧。”

“話是這樣說沒錯,但是……唉……”

教練臉上愁雲密布,搖了搖頭道:“不用擔心,一會兒發布會上我來回答問題就行,你們不用多說什麼,不要被媒體抓住了話柄。”

一路沉默的走出機場,坐上大巴,疲憊的隊員們馬上就睡著了。一個小時之後,大巴停了下來,在工作人員的催促下,眾人下車,走進了體育局的辦公大樓。

“哢嚓哢嚓哢嚓”

一進會議室,相機聲響不斷,閃光燈照的隊員們都有些不太適應。

“大家聽好了,一會兒別多說話,讓教練回答問題就行了。”陳江華作為隊長,如此提醒道。

坐到位子之上,發布會馬上就開始了,各大體育媒體記者不斷拋出各種刁鑽的問題,讓教練急的滿頭大汗。所幸有一早就準備好的問題和回答表,在體育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各個問題回答的有驚無險,沒鬧出什麼笑話。

“還有什麼問題嗎?沒有問題的話,今天的發布會就到此結束了。”

工作人員高聲問道,場下記者席中,一隻手舉了起來。

“教練,我手上拿到了一份美國同行提供的簡略數據統計表,這裏有一個細節我想向您核實一下。”

“這……”

教練一愣,回頭看了看體育局的領導,後者臉上也是一副茫然神色。這個問題並不在發布會前媒體提供的問題列表上,大家並沒有準備。

但是發布會現場,好幾台攝像機正在拍攝,如果此時選擇回避問題的話,恐怕會鬧出不好的新聞來。

體育局領導點了點頭,教練拿出紙巾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開口道:“請講。”

“這份數據統計,是美國那邊的隨隊記者在比賽中統計出來的,不是特別精確。”那記者拿出了一疊打印好的表格,一邊翻看著一邊道:“我注意到,統計中有一個被稱為‘Chen’的隊員,在前兩場比賽裏都沒有上場,第三場也隻上場了13分鍾,後兩場比賽卻場均上場28分鍾。”

“根據統計數據,他第三場比賽裏,在13分鍾的時間裏2投1中,隻拿到2分,此外還有1次助攻,2次失誤,沒有封蓋也沒有搶斷。但是短短13分鍾,他卻搶到了15個籃板!”

“哦……?!”

這記者說出的話語,讓在場的其他記者都是一愣,紛紛對這份技術統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般而言,這種練習賽性質的拉練比賽,不太可能會有專門的技術統計員進行統計,所以國內媒體都沒有拿到技術統計,隻不過了解了每場比賽的比分,以及每隊得分最多的隊員拿了多少分而已。

可沒有想到,居然有美國記者進行了業餘的統計,雖然不能說有多精準,但作為籃球王國,職業籃球記者紀錄下來的技術統計數據,其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13分鍾搶到15個籃板??隊裏有這樣的隊員嗎??”

“姓名是Chen,總不會是陳江華吧!”

“不可能,陳江華是控衛,而且第三場比賽他的得分全隊最高,拿到了17分,怎麼可能隻有2投1中2分這樣的表現呢?”

記者們議論紛紛,那起立提問的記者也是微微點頭,知道自己這個重磅炸彈已經起到了效果,笑著繼續說道:“看來同行們都很驚訝哈,不過更讓我驚訝的是,這個名叫‘Chen’的隊員,搶下的15個籃板裏,居然有8個前場籃板!”

“嘩……!”

記者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是一片嘩然。

在座的記者們,都是跑體育線多年的老記者了,13分鍾搶下15個籃板,其中還有8個前場籃板是什麼概念,他們心裏清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