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以武會友(2 / 2)

呂布看著高順,隻見一根鐵槍仿佛是高順雙手的延伸,指那打那,輕靈無比。不愧是三國後世曆史知名武將,看這鐵槍能用到人槍合一怎麼得也能算得上一流武將水平了吧。大牛就是大牛,盛名之下無虛士。

郭嘉和曹性也邊看邊拍掌叫好,曹性本身武藝並不強悍,看了高順的家傳槍術知道自己相距甚遠,而郭嘉常常與呂布一起練武,見識過呂布不但有看似軟綿無力的太極拳太極劍法,也有剛猛的霸王戟法,但此番見識到高順槍術,在五原郡內足以呂布之下萬人之上。

高順演練完畢,呂布笑著對高順道:“高兄,我觀之你的家傳槍法是步戰槍法,很是適合長槍陣內施展,很多都是刺馬腹、伴馬腿和橫掃馬上騎手動作糅合在一起,你高價家傳的刀法我想就是馬上刀法了吧?”

高順驚訝的道:“公子大才,我高家槍法的確是先祖在組建長槍陣抵禦外族騎兵中總結出來的,最是適合步戰用,另外我高家刀法的確是馬上衝殺之術的總結,適合馬上衝殺用。”

漢朝以及三國時期騎馬還是單邊馬鐙,馬鐙隻是幫助上馬隻用,還沒雙邊馬鐙,騎馬作戰之時雙腳要用力夾緊馬腹,一手還要拉著韁繩控製馬匹。騎術非超高之人一般馬上衝殺隻能單手揮舞武器作戰,而用鐵槍這等較為沉重武器,很少有人能在馬上淋漓盡致發揮出來。

呂布笑著回高順:“布隻不過常年生長在草原邊上,對騎術了解甚深,用此鐵槍在馬上一般要雙手揮舞才有足夠力氣衝殺,但我漢人不是草原上長在馬背上的外族,騎術一般人達不道此等要求。又見高兄的槍術幾乎都是刺馬腹、伴馬腿和橫掃馬上騎手等動作糅合在一起形成,故有此猜測,並不是布對槍術有多了解之故。”

高順內心甚為佩服,呂布方成年,但對戰場之上所用武藝了解比自己要透徹得多。道:“公子大才,然已對戰陣之上以了解頗多,順觀之公子武藝必然出眾,不如讓我等見識一番。”

曹性也來了興致,連忙鼓掌示意呂布給大家來一番表演。郭嘉就更不用說了,這小屁孩現今情緒正高,一邊幫著曹性起哄。

呂布對眾人道:“布今日未帶我呂家方天畫戟在身邊,就給大家打一套太極拳吧。”說完起身來到空地,在霸王心訣內力推動之下,一套太極拳打得似有似無,似強似弱,無聲無息,連綿不絕。遠比後世公園內大爺大媽打的那些軟綿綿的太極拳剛猛得多,但又偏偏剛柔並濟,拳風淩厲,讓眾人看得是如癡如醉。

打完之後郭嘉不樂意了,出言道:“奉先兄,太極拳你也教授於我,為何我打出的太極拳沒有你打的拳風?”

呂布樂了,道:“練武不練功,到頭一場空。郭嘉賢弟你隻連招式並未兼修內力,你打太極拳強身健體尚可,如上戰陣賢弟你隻能借力打力,並不能憑借自身內力傷人。賢弟以後得注意了,如有戰鬥,可千萬躲得遠遠的,別衝上前去,對付一般普通士兵你還行,厲害點的武將你就不是對手了。但你腦子厲害,你的計謀殺敵可比我們武夫上陣殺敵要厲害百倍。”郭嘉聽道,甚為自得。

眾人見狀,哈哈大笑。高順道:“公子一套太極拳端為厲害,不知道此拳意能否與刀法、劍法糅合在一起,順觀之公子的拳法剛柔並濟、連綿不絕,似乎個中精髓可以融入到刀法、劍法當中。”

呂布佩服,道:“太極拳本身是我大漢傳統道家(這裏道家指得是老子的道德家)修身養性之拳法,講究天地循環、陰陽相互調節之理,經久練習有益身心,布把家傳的霸王心訣融入其中,完全改變了先人創此拳法初意;另外還有太極兩儀劍法和太極刀法,不過布並未習得。但太極拳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之理,發力收力圓潤契合生死不息之精髓可以融入劍法、刀法當中。如高兄的家傳刀法能夠吸收這些精髓,可減緩上陣衝殺力氣消耗。”

高順閉上雙眼深深沉思,良久之後,起身向呂布行禮,道:“順謝公子賜教,順腦海中有寫想法,以後有空在練習家傳刀法和槍法的時候多家試驗,如能糅合公子太極拳之精髓,順家傳武藝定能更上一台階。”

另外一邊,奸細作子已與眾人商議完畢,把遷徙途中各個細節一一討論達成共識。細作頭子出來請呂布等人前去上席吃晚飯。酒足飯飽之後,呂布、郭嘉、貂蟬、高順和侍衛向曹性告別,返回馬邑黃家商鋪。是夜,呂布和郭嘉商議這麼把馬邑最後一個目標張遼給忽悠過來,定計之後回房歇息不表。